色欲啪啪A∨无码一区二区_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无码_亚洲人成无码区在线观看_性xxxxfreexxxxx欧美牲交_色妞www精品视频

古代大夫感言名句

10-06 文案句子 投稿:傾訴林

論語 摘抄 感悟

顏淵篇剛好24句,看看滿意不

祝學習愉快

  論語 顏淵篇第十二  「本篇引語」  本篇共計24章。

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本篇中,孔子的幾位弟子向他問怎樣才是仁。

這幾段,是研究者們經(jīng)常引用的。

孔子還談到怎樣算是君子等問題。

  「原文」  12·1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復禮(1)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2)。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3)。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4)斯語矣。

”  「注釋」 ?。?)克己復禮:克己,克制自己。

復禮,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禮的要求。

 ?。?)歸仁:歸,歸順。

仁,即仁道。

  (3)目:具體的條目。

目和綱相對。

 ?。?)事:從事,照著去做。

  「譯文」  顏淵問怎樣做才是仁。

孔子說:“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

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于仁了。

實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難道還在于別人嗎

”顏淵說:“請問實行仁的條目。

”孔子說:“不合于禮的不要看,不合于禮的不要聽,不合于禮的不要說,不合于禮的不要做。

”顏淵說:“我雖然愚笨,也要照您的這些話去做。

”  「評析」  “克己復禮為仁”,這是孔子關(guān)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釋。

在這里,孔子以禮來規(guī)定仁,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禮以仁為基礎(chǔ),以仁來維護。

仁是內(nèi)在的,禮是外在的,二者緊密結(jié)合。

這里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克己,二是復禮。

克己復禮就是通過人們的道德修養(yǎng)自覺地遵守禮的規(guī)定。

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貫穿于《論語》一書的始終。

  「原文」  11·2仲弓問仁。

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2)。

”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3)斯語矣。

”  「注釋」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句話是說,出門辦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貴賓和進行大祭時那樣恭敬嚴肅。

 ?。?)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邦,諸侯統(tǒng)治的國家。

家,卿大夫統(tǒng)治的封地。

 ?。?)事:從事,照著去做。

  「譯文」  仲弓問怎樣做才是仁。

孔子說:“出門辦事如同去接待貴賓,使喚百姓如同去進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認真嚴肅。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強加于別人;做到在諸侯的朝廷上沒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沒人怨恨(自己)。

”仲弓說:“我雖然笨,也要照您的話去做。

”  「評析」  這里是孔子對他的學生仲弓論說“仁”的一段話。

他談到了“仁”的兩個內(nèi)容。

一是要他的學生事君使民都要嚴肅認真,二是要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有做到了這兩點,就向仁德邁進了一大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成為后世遵奉的信條。

  「原文」  12·3司馬牛(1)問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

”曰:“其言也讱,斯(3)謂之仁已乎

”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讱乎

”  「注釋」 ?。?)司馬牛:姓司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學生。

 ?。?)讱:音rèn,話難說出口。

這里引申為說話謹慎。

  (3)斯:就。

  「譯文」  司馬牛問怎樣做才是仁。

孔子說:仁人說話是慎重的。

“司馬牛說:”說話慎重,這就叫做仁了嗎

“孔子說:”做起來很困難,說起來能不慎重嗎

“  「評析」  “其言也讱”是孔子對于那些希望成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

“仁者”,其言行必須慎重,行動必須認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禮。

所以,這里的“讱”是為“仁”服務(wù)的,為了“仁”,就必須“讱”。

這種思想與本篇第1章中所說:“克己復禮為仁”基本上是一貫的。

  「原文」  12·4司馬牛問君子。

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

”子曰:“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  「譯文」  司馬牛問怎樣做一個君子。

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

”司馬牛說:“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嗎

”孔子說:“自己問心無愧,那還有什么憂愁和恐懼呢

”  「評析」  據(jù)說司馬牛是宋國大夫桓魋的弟弟。

桓魋在宋國“犯上作亂”,遭到宋國當權(quán)者的打擊,全家被迫出逃。

司馬牛逃到魯國,拜孔子為師,并聲稱桓魋不是他的哥哥。

所以這一章里,孔子回答司馬牛問怎樣做才是君子的問題,這是有針對性的,即不憂不懼、問心無愧。

  「原文」  12·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  「譯文」  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

”子夏說:“我聽說過:”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君子只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合乎于禮的規(guī)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

君子何愁沒有兄弟呢

“  「評析」  如上章所說,司馬牛宣布他不承認桓魋是他的哥哥,這與儒家一貫倡導的“悌”的觀念是相違背的。

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亂”,因而孔子沒有責備他,反而勸他不要憂愁,不要恐懼,只要內(nèi)心無愧就是做到了“仁”。

這一章,子夏同樣勸慰司馬牛,說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禮”,那就會贏得天下人的稱贊,就不必發(fā)愁自己沒有兄弟,“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  「原文」  12·6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1),膚受之愬(2),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

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3)也已矣。

”  「注釋」 ?。?)浸潤之譖,譖,音zèn,讒言。

這是說像水那樣一點一滴地滲進來的讒言,不易覺察。

  (2)膚受之愬:愬,音sù,誣告。

這是說像皮膚感覺到疼痛那樣的誣告,即直接的誹謗。

 ?。?)遠: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

  「譯文」  子張問怎樣做才算是明智的。

孔子說:“像水潤物那樣暗中挑撥的壞話,像切膚之痛那樣直接的誹謗,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

暗中挑撥的壞話和直接的誹謗,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遠見的了。

”  「原文」  12·7子貢問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

”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  「譯文」  子貢問怎樣治理國家。

孔子說,“糧食充足,軍備充足,老百姓信任統(tǒng)治者。

”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那么在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呢

”孔子說:“去掉軍備。

”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項,那么這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呢

”孔子說:“去掉糧食。

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tǒng)治者不信任,那么國家就不能存在了。

”  「評析」  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貢問政中所連續(xù)提出的三個問題。

孔子認為,治理一個國家,應(yīng)當具備三個起碼條件:食、兵、信。

但這三者當中,信是最重要的。

這體現(xiàn)了儒學的人學思想。

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對統(tǒng)治者不信任,那這樣的國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原文」  12·8棘子成(1)曰:“君子質(zhì)而已矣,何以文為

”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

駟不及舌(2)。

文猶質(zhì)也,質(zhì)猶文也,虎豹之鞟(3)猶犬羊之鞟.”  「注釋」  (1)棘子成:衛(wèi)國大夫。

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稱為夫子,所以子貢這樣稱呼他。

 ?。?)駟不及舌:指話一說出口,就收不回來了。

駟,拉一輛車的四匹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譯文」  棘子成說:“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質(zhì)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儀式干什么呢

”子貢說:“真遺憾,夫子您這樣談?wù)摼印?/p>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本質(zhì)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質(zhì),都是同等重要的。

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樣。

”  「評析」  這里是講表里一致的問題。

棘子成認為作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質(zhì)就可以了,不須外表的文采。

但子貢反對這種說法。

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質(zhì)應(yīng)當有適當?shù)谋憩F(xiàn)形式,否則,本質(zhì)再好,也無法顯現(xiàn)出來。

  「原文」  12·9哀公問于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對曰:“盍徹乎(1)

”曰:“二(2),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

”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  「注釋」 ?。?)盍徹乎:盍,何不。

徹,西周奴隸主國家的一種田稅制度。

舊注曰:“什一而稅謂之徹。

”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稅。

  「譯文」  魯哀公問有若說:“遭了饑荒,國家用度困難,怎么辦

”有若回答說:“為什么不實行徹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稅呢

”哀公說:現(xiàn)在抽十分之二,我還不夠,怎么能實行徹法呢

“有若說:”如果百姓的用度夠,您怎么會不夠呢

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夠,您怎么又會夠呢

“  「評析」  這一章反映了儒家學派的經(jīng)濟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

魯國所征的田稅是十分之二的稅率,即使如此,國家的財政仍然是十分緊張的。

這里,有若的觀點是,削減田稅的稅率,改行“徹稅”即什一稅率,使百姓減輕經(jīng)濟負擔。

只要百姓富足了,國家就不可能貧窮。

反之,如果對百姓征收過甚,這種短期行為必將使民不聊生,國家經(jīng)濟也就隨之衰退了。

這種以“富民”為核心的經(jīng)濟思想有其值得借鑒的價值。

  「原文」  12·10子張問崇德(1)辨惑(2)。

子曰:“主忠信,徙義(3),崇德也。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4)”  「注釋」 ?。?)崇德:提高道德修養(yǎng)的水平。

  (2)惑:迷惑,不分是非。

 ?。?)徙義:徙,遷移。

向義靠擾。

  (4)誠不以富,亦祗以異:這是《詩經(jīng)·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兩句。

此詩表現(xiàn)了一個被遺棄的女子對其丈夫喜新厭舊的憤怒情緒。

孔子在這里引此句,令人費解。

  「譯文」  子張問怎樣提高道德修養(yǎng)水平和辨別是非迷惑的能力。

孔子說:“以忠信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義,這就是提高道德修養(yǎng)水平了。

愛一個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厭惡起來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這就是迷惑。

(正如《詩》所說的:)‘即使不是嫌貧愛富,也是喜新厭舊。

’”  「評析」  本章里,孔子談的主要是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問題。

他希望人們按照“忠信”、“仁義”的原則去辦事,否則,感情用事,就會陷于迷惑之中。

  「原文」  12·11齊景公(1)問政于孔子。

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  「注釋」 ?。?)齊景公:名杵臼,音chǔjiù,齊國國君,公元前547年 ̄公元前490年在位。

  「譯文」  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

孔子說:“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

”齊景公說:“講得好呀

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然有糧食,我能吃得上嗎

”  「評析」  春秋時期的社會變動,使當時的等級名分受到破壞,弒君父之事屢有發(fā)生,孔子認為這是國家動亂的主要原因。

所以他告訴齊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復這樣的等級秩序,國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原文」  12·12子曰:“片言(1)可以折獄(2)者,其由也與(3)

”子路無宿諾(4)。

  「注釋」  (1)片言:訴訟雙方中一方的言辭,即片面之辭,古時也叫“單辭”。

  (2)折獄:獄,案件。

即斷案。

  (3)其由也與:大概只有仲由吧。

 ?。?)宿諾:宿,久。

拖了很久而沒有兌現(xiàn)的諾言。

  「譯文」  孔子說:“只聽了單方面的供詞就可以判決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子路說話沒有不算數(shù)的時候。

  「評析」  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獄”,這是為什么

歷來有這樣幾種解釋。

一說子路明決,憑單方面的陳述就可以作出判斷;二說子路為人忠信,人們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糾紛都在他面前不講假話,所以憑一面之辭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說子路忠信,他所說的話決無虛假,所以只聽其中一面之辭,就可以斷定案件。

但無論哪種解釋,都可以證明子路在刑獄方面是卓有才干的。

  「原文」  12·13子曰:“聽訟(1),吾猶人也。

必也使無訟(2)乎

”  「注釋」 ?。?)聽訟:訟,音sòng,訴訟。

審理訴訟案件。

  (2)使無訟:使人們之間沒有訴訟案件之事。

  「譯文」  孔子說:“審理訴訟案件,我同別人也是一樣的。

重要的是必須使訴訟的案件根本不發(fā)生

”  「原文」  12·14子張問政。

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  「譯文」  子張問如何治理政事。

孔子說:“居于官位不懈怠,執(zhí)行君令要忠實。

”  「評析」  以上兩章都是談的如何從政為官的問題。

他借回答問題,指出各級統(tǒng)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愛民,以仁德的規(guī)定要求自己,以禮的原則治理國家和百姓,通過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間的訴訟糾紛,執(zhí)行君主之令要切實努力,這樣才能做一個好官。

  「原文」  12·15子曰:“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1)  「注釋」 ?。?)本章重出,見《雍也》篇第27章。

  「原文」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

”  「譯文」  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處。

小人則與此相反。

”  「評析」  這一章所講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貫穿了儒家一貫的思想主張,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原文」  12·17季康子問政于孔子。

孔子對曰:“政者正也。

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  「譯文」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

孔子回答說:“政就是正的意思。

您本人帶頭走正路,那么還有誰敢不走正道呢

”  「評析」  無論為人還是為官,首在一個“正”字。

孔子政治思想中,對為官者要求十分嚴格,正人先正己。

只要身居官職的人能夠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會歸于正道。

  「原文」  12·18季康子患盜,問于孔子。

孔子對曰:“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  「譯文」  季康子擔憂盜竊,問孔子怎么辦。

孔子回答說:“假如你自己不貪圖財利,即使獎勵偷竊,也沒有人偷盜。

”  「評析」  這一章同樣是孔子談?wù)摓楣購恼馈?/p>

他仍然闡釋的是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

他希望當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這就表明了他主張政治道德化的傾向。

具體到治理社會問題時也是如此。

他沒有讓季康子用嚴刑峻法去制裁盜竊犯罪,而是主張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

  「原文」  12·19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1),以就有道(2),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風(3),必偃(4)。

”  「注釋」  (1)無道:指無道的人。

  (2)有道:指有道的人。

  (3)草上之風:指風加之于草。

  (4)偃:仆,倒。

  「譯文」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樣

”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

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

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  「評析」  孔子反對殺人,主張“德政”。

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會犯上作亂。

這里講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為。

那些暴虐的統(tǒng)治者濫行無道,必然會引起百姓的反對。

  「原文」  12·20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1)矣

”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

”子張對曰:“在邦必聞(2),在家必聞。

”子曰:“是聞也,非達也。

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3)。

在邦必達,在家必達。

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

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  「注釋」 ?。?)達:通達,顯達。

 ?。?)聞:有名望。

  (3)下人:下,動詞。

對人謙恭有禮。

  「譯文」  子張問:“士怎樣才可以叫做通達

”孔子說:“你說的通達是什么意思

”子張答道:“在國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聲。

”孔子說:“這只是虛假的名聲,不是通達。

所謂達,那是要品質(zhì)正直,遵從禮義,善于揣摩別人的話語,對察別人的臉色,經(jīng)常想著謙恭待人。

這樣的人,就可以在國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達。

至于有虛假名聲的人,只是外表上裝出的仁的樣子,而行動上卻正是違背了仁,自己還以仁人自居不慚愧。

但他無論在國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會有名聲。

”  「評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對相互對立的名詞,即“聞”與“達”。

“聞”是虛假的名聲,并不是顯達;而“達”則要求士大夫必須從內(nèi)心深處具備仁、義、禮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而不僅是追求虛名。

這里同樣講的是名實相符,表里如一的問題。

  「原文」  12·21樊遲從游于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1)、辨惑。

”子曰:“善哉問

先事后得(2),非崇德與

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

一朝之忿(3),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  「注釋」 ?。?)修慝:慝,音tè,邪惡的念頭。

修,改正。

這里是指改正邪惡的念頭。

 ?。?)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把利祿放在后面。

 ?。?)忿:忿怒,氣憤。

  「譯文」  樊遲陪著孔子在舞雩臺下散步,說:“請問怎樣提高品德修養(yǎng)

怎樣改正自己的邪念

怎樣辨別迷惑

”孔子說:“問得好

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獲,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嗎

檢討自己的邪念了嗎

由于一時的氣憤,就忘記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牽連自己的親人,這不就是迷惑嗎

”  「評析」  這一章里孔子仍談個人的修養(yǎng)問題。

他認為,要提高道德修養(yǎng)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實實地做事,不要過多地考慮物質(zhì)利益;然后嚴格要求自己,不要過多地去指責別人;還要注意克服感情沖動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為代價,這就可以辨別迷惑。

這樣,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別迷惑了。

  「原文」  12·22攀遲問仁。

子曰:“愛人。

”問知。

子曰:“知人。

”樊遲未達。

子曰:“舉直錯諸枉(1),能使枉者直。

”樊遲退,見子夏曰:“鄉(xiāng)(2)也吾見于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

舜有天下,選于眾,舉皋陶(3),不仁者遠(4)矣。

湯(5)有天下,選于眾,舉伊尹(6),不仁者遠矣。

”  「注釋」 ?。?)舉直錯諸枉:錯,同“措”,放置。

諸,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

枉,不正直,邪惡。

意為選拔直者,罷黜枉者。

 ?。?)鄉(xiāng):音xiàng,同“向”,過去。

  (3)皋陶:gāoyáo,傳說中舜時掌握刑法的大臣。

 ?。?)遠:動詞,遠離,遠去。

  (5)湯:商朝的第一個君主,名履。

 ?。?)伊尹:湯的宰相,曾輔助湯滅夏興商。

  「譯文」  樊遲問什么是仁。

孔子說:“愛人。

”樊遲問什么是智,孔子說:“了解人。

”樊遲還不明白。

孔子說:“選拔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人,這樣就能使邪者歸正。

”樊遲退出來,見到子夏說:“剛才我見到老師,問他什么是智,他說‘選拔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人,這樣就能使邪者歸正。

這是什么意思

”子夏說:“這話說得多么深刻呀

舜有天下,在眾人中逃選人才,把皋陶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被疏遠了。

湯有了天下,在眾人中挑選人才,把伊尹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被疏遠了。

”  「評析」  本章談了兩個問題,一是仁,二是智。

關(guān)于仁,孔子對樊遲的解釋似乎與別處不同,說是“愛人”,實際上孔子在各處對仁的解釋都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

他所說的愛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義精神,把仁作為他全部學說的對象和中心。

正如著名學者張豈之先生所說,儒學即仁學,仁是人的發(fā)現(xiàn)。

關(guān)于智,孔子認為是要了解人,選拔賢才,罷黜邪才。

但在歷史上,許多賢能之才不但沒有被選拔反而受到壓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卻平步青云,這說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原文」  12·23子貢問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

”  「譯文」  子貢問怎樣對待朋友。

孔子說:“忠誠地勸告他,恰當?shù)匾龑?,如果不聽也就罷了,不要自取其辱。

”  「評析」  在人倫關(guān)系中,“朋友”一倫是最松馳的一種。

朋友之間講求一個“信”字,這是維系雙方關(guān)系的紐帶。

但對待朋友的錯誤,要坦誠布公地勸導他,推心置腹地講明利害關(guān)系,但他堅持不聽,也就作罷。

如果別人不聽,你一再勸告,就會自取其辱。

這是交友的一個基本準則。

所以清末志士譚嗣同就認為朋友一倫最值得稱贊,他甚至主張用朋友一倫改造其他四倫。

其實,孔子這里所講的,是對別人作為主體的一種承認和尊重。

  「原文」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  「譯文」  曾子說:“君子以文章學問來結(jié)交朋友,依靠朋友幫助自己培養(yǎng)仁德。

”  「評析」  曾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張以文章學問作為結(jié)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幫助培養(yǎng)仁德作為結(jié)交朋友的目的。

這是君子之所為。

以上這兩章談的都是交友的問題,事實上在五倫當中,儒家對于朋友這一倫還是比較重視的。

以人為本的名言名句

【第1句】: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解讀]愛人的人別人總是愛他,尊敬別的人別人總是尊敬他。

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往往會用同樣的態(tài)度對待你。

要想受人敬愛,必須敬愛他人。

恒:常常。

【第2句】: 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

——《左傳·隱公三年》[解讀]喜歡子女,應(yīng)該用道義去教導他,不要讓他走上邪路。

這是春秋時期衛(wèi)國大夫石碏(què)勸諫衛(wèi)莊公的話,衛(wèi)莊公不聽勸諫,他的寵子公子州吁終于招致殺身之禍。

溺愛,會使子女走上邪路。

弗,不。

納:入,使入。

【第3句】: 不吹毛而求小疵。

——《韓非子·大體》[解讀]不要去挑剔別人的小毛病。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喜歡挑剔別人的小毛病就是自己的大缺點。

求:找尋。

疵:毛病。

【第4句】: 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雍也》[解讀]不將對甲的怒氣轉(zhuǎn)到乙的頭上,也不重犯同一種過失。

許多人對自己的過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習以為常,若能像顏回那樣該多好啊

遷怒:轉(zhuǎn)移怒氣。

貳:再,重。

【第5句】: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離婁上》[解讀]不用圓規(guī)和曲尺,就不能畫出矩形和圓形來。

我們的生活,辦事情,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否則,各行其是,準會亂了套。

規(guī)矩:規(guī)和矩,校正圓形和方形的兩種工具,比喻標準,法度。

【第6句】: 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

——《管子·牧民》[解讀]糧倉充實,百姓才懂得禮節(jié)制度;衣食豐足,百姓才知道榮譽恥辱。

物質(zhì)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chǔ)。

治理國家的人,首先要考慮老百姓的生活。

廩(lǐn):糧倉。

實:充實。

【第7句】: 差若毫厘,謬以千里。

——《禮記·經(jīng)解》[解讀]事情開始時有很小的差錯,若不及時糾正,最后就會造成大的錯誤。

萬事開頭難,開頭必須謹慎;搞科學研究必須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否則就會造成重大損失。

毫厘:為計量小單位,形容極少或極小。

繆(miù):錯誤。

【第8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戰(zhàn)國·楚·屈原《卜居》[解讀]尺雖比寸長,但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寸雖比尺短,但和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事物總有它的不足之處,智者也總有不明智的地方。

人或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不應(yīng)求全責備,而應(yīng)揚長避短。

【第9句】: 當仁不讓于師。

——《論語·衛(wèi)靈公》[解讀]面臨著仁義,就是老師,也不必同他謙讓。

這句話與“我愛我的老師,我更愛真理”(亞里士多德語)的意思有些類似。

闡發(fā)仁義,捍衛(wèi)真理,伸張正義等應(yīng)該做的事,要積極主動地去做,絕不能推讓。

【第10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下》[解讀]擁有真理,合乎正義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幫助,違背真理、非正義的就很少得到幫助。

它告訴我們,真理和正義是不可戰(zhàn)勝的。

【第11句】: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學記》[解讀]如果只是獨自一個人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討論,就會孤陋寡聞。

事實證明,學習伙伴有益于學習的進步。

【第12句】: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解讀]富貴不能使他的心惑亂,貧賤不能使他改變節(jié)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只有做到了這三點才可以稱得上是大丈夫。

孟子的這句話歷代相傳,激勵了無數(shù)的中華兒女。

【第13句】: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jīng)·十月之交》[解讀]高地變成山谷,深谷變成山陵。

據(jù)科學推測,喜馬拉雅山這個地方在七千萬年以前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滄海變桑田,比喻世事多變。

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總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轉(zhuǎn)化。

【第14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解讀]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須事先磨快工具。

由此可知,一個人要勝任工作,必須首先學好本領(lǐng)。

今日讀好書,來日才能大展鴻圖。

【第15句】: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論語·衛(wèi)靈公》[解讀]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

這句話說的是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嚴格要求自己,進步就快;寬容別人,就會遠離怨恨。

躬自:自己。

“厚”后省略了一個“責”字。

責:責備,要求。

【第16句】: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禮記·大學》[解讀]如果天天洗滌能使面容清潔新鮮,那就每天都要洗滌干凈,保持清潔、新鮮,而且要日日都保持下去。

這句名言是商朝開國賢君湯刻在盤子上的銘文,叫“湯盤銘”。

刻在洗滌的盤子上,天天可以看到,起警告、提醒、勉勵的作用。

這里借指要讓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精神面貌永遠是新鮮而清潔的。

日新:這里指在道德上日日更新。

【第17句】: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荀子·勸學》[解讀]木料經(jīng)過木工用墨線(木工用具)劃直線加工以后,就變直了;金屬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礪后,就能鋒利。

這兩個比喻用來說明人經(jīng)過學習磨練,自我反省,就會變得聰慧明智,不犯錯誤,也越來越堅強。

礪(lì):磨刀石。

【第18句】: 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

——《禮記·大學》[解讀]對你所喜歡的人,要知道他的缺點,不可偏袒;對你所厭惡的人,要知道他的優(yōu)點,不可抹殺。

我們評價一個人要客觀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為自己的好、惡而產(chǎn)生偏見。

好(hào):喜愛。

前“惡”(è):缺陷和丑惡。

后“惡”(wù):討厭,憎恨。

【第19句】: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老子》[解讀]災(zāi)禍啊依存著幸福,幸福啊潛伏著災(zāi)禍。

它告訴我們,禍福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zhuǎn)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處逆境,也不要灰心喪氣。

兮(xī):語氣詞,相當于“啊”。

倚(yǐ):倚靠。

伏:潛伏,隱藏。

【第20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解讀]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饑寒是自己不喜歡的,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恥辱是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

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從自己的利與害想到對別人的利與害,多替別人著想,這是終生應(yīng)該奉行的原則。

欲:想,希望。

勿(wù):不要。

施:加,給。

【第21句】: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論語·里仁》[解讀]見到賢人,就應(yīng)該想著向他學習;看見不賢的人,便應(yīng)該自己反省,(有沒有同他類似的毛病。

)對不如自己的人喜歡譏笑、輕視,因而沾沾自喜;對比自己強的人喜歡貶低,甚至嫉妒、畏懼退縮,害怕與他們交往:這都是不正確的態(tài)度。

思齊:想著要追上,看齊。

內(nèi)自?。鹤约涸趦?nèi)心里省察、檢查。

【第22句】: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論語·顏淵》[解讀]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

小人卻恰好相反。

成人之美,積善成德,便成為君子;成人之惡,積怨日多,便是小人。

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罵。

君子:人格高尚的人。

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

反是:和這相反。

【第23句】: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論語·述而》[解讀]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卻經(jīng)常局促憂愁。

君子襟懷坦白,安貧樂業(yè),與人為善,知足常樂,所以能坦蕩蕩。

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憂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懷戚戚。

坦蕩蕩:心胸開闊,自由自在的樣子。

戚戚:憂懼不安的樣子。

【第24句】: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論語·季氏》[解讀]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應(yīng)該警惕戒備:年輕的時候,正在長筋骨,氣血尚未定型,在男女問題上必須警戒;到了壯年時期,身強力不虧,精力旺盛,要警戒無原則的糾紛和爭斗;到了老年,體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貪得無厭。

這句話對于青少年來說,提出了早戀會影響身心健康的問題。

在今天看來,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說法,對我們?nèi)杂薪逃饬x。

【第25句】: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禮記·表記》[解讀]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樣(濃烈甜蜜)。

君子之交,彼此沒有圖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顯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夠長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懷有獲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虛情假意,矯揉造作,甜言蜜語,因而難以持久。

接:接觸,交往。

醴(lǐ):甜酒。

【第26句】: 禮尚往來。

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解讀]禮節(jié)重在相互往來:有往無來,不符合禮節(jié);有來無往,也不符合禮節(jié)。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之間應(yīng)平等相待,互助互濟。

尚:重在。

【第27句】: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呂氏春秋·盡數(shù)》[解讀]流動的水不會腐臭,常常轉(zhuǎn)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蝕。

比喻經(jīng)常運動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蝕,可以保持很久不變壞。

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動”的重大意義:生命在于運動,腦筋在于開動,人才也需要流動,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在運動,沒有運動就沒有世界。

腐:腐臭。

戶樞(shū):門的轉(zhuǎn)軸。

蠹(dù):蛀蝕。

【第28句】: 滿招損,謙受益。

——《書·大禹謨》[解讀]驕傲自滿必然招致?lián)p失,謙虛謹慎就會獲得好處。

歷史上的許多事實證明了這句名言的正確。

唐太宗能虛心聽取臣下的意見,國家治理得很好,出現(xiàn)了“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但到了晚年,驕傲自滿起來,在攻打高麗(朝鮮)時慘遭失敗。

唐玄宗剛登基做皇帝的日子里也算英明,在政治、經(jīng)濟方面取得成績后就驕傲起來,導致了“安史之亂”,唐朝從此衰落。

【第29句】: 敏于事而慎于言。

——《論語·學而》[解讀]做事勤快敏捷,說話謹慎。

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要多做實事,少說廢話,不亂說話。

敏:勤勉,快速。

慎:謹慎,慎重。

【第30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解讀]千里遙遠的路程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的。

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從頭開始,從小到大逐漸積累的。

萬事開頭難,沒有個開頭就不會有結(jié)果。

任何事情都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做起。

【第31句】: 鍥而含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解讀]雕刻了一下,就放棄了,就是腐朽的木頭也刻它不斷;如果刻個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

這個比喻意在說明學習、做事情,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淺嘗輒止,將會一無所成。

鍥(qiè)、鏤(lòu):雕刻。

【第32句】: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解讀]一個人不講信用,不知道他該怎么辦了。

孔子認為,一個人不講信用就寸步難行。

在今天看來,一個企業(y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中國加入了世貿(mào)組織,也要守規(guī)則,講誠信,才能在競爭中得到發(fā)展。

【第33句】: 人皆可以為堯舜。

——《孟子·告子下》[解讀]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圣人。

孟子認為,一個普通人如果要成為堯,成為舜,成為賢,成為圣,關(guān)鍵是要去“做”,若能事事處處都按照堯舜的思想、言行去做,自己不也就成為堯舜了么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若能為自己樹立一個好榜樣,并按照榜樣的思想、言行去做,自己也就可以迅速成長了。

堯舜:上古時代的國君唐堯和虞舜。

【第34句】: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宣公二年》[解讀]哪個人沒有過錯呢?有了過錯能夠改正,這就是最大的好事啊

春秋時晉國的國君晉靈公是個暴君。

有一次,廚師煮的熊掌不夠熟,他就下令把廚師殺掉了。

大臣士季進宮勸諫他,話未出口,晉靈公就說:“我知道錯了,今后一定改正。

”其實,他的話把重點落在前一句,只是想用這個話堵住士季的口,并不是真想改正錯誤。

士季便說:“~,~,~。

”士季的話把重點落在一個“改”字,知錯必改,壞事也就變成了好事。

莫大焉: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

【第35句】: 人一能之,己百能之;人十能之,己千能之。

——《禮記·中庸》[解讀](如果自己不如別人聰明,那么)別人花一分力氣就能學好的,自己就花百分的力氣學好它;人家花十分的力氣能學好的,自己就花千分的力氣學好它。

這句話說明人要自強,不甘落后。

有了自強的心態(tài),必然會勤奮,“勤能補拙”,原本不夠聰明的人也會聰明起來了。

【第36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jīng)·衛(wèi)風·淇奧》[解讀]像切,像磋,像琢,像磨。

切磋琢磨(qiēcuōzhuómó):本來指把骨頭、象牙、玉石、石頭等加工制成器物。

后來引申為學問上的研究、探討。

指共同研究學習,互相取長補短。

【第37句】: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論語·述而》[解讀]三個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當我的師長的人。

人人都有相對的技能和特長,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只要虛心向別人學習,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師。

贊美醫(yī)生的名言警句

大醫(yī)精誠 唐代家孫思邈著有《大醫(yī)精,說:“凡大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fā)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求含靈之苦……勿避險希、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

如此可為蒼生大醫(yī)。

” 杏林春暖 杏林春暖,常被用來贊譽醫(yī)術(shù)高超、醫(yī)德高尚的醫(yī)生。

相傳三國時,名醫(yī)董奉隱居廬山。

他為人看病從不收診金,只要被治愈的病人種植杏樹。

幾年以后,被治愈者無數(shù),而杏樹也有了十余萬株,蔚然成林。

每當杏熟的時候,董奉便貼出告示,凡是到此買杏者,不收銀錢,得用稻谷來換杏。

然后董奉又將收到的稻谷,悉數(shù)用于救濟窮苦百姓。

鄉(xiāng)民們敬佩董奉的人品和醫(yī)德,便寫了杏林春暖的條幅掛在他家門口。

從這以后,杏林春暖一詞逐漸流傳開來,沿用至今。

“懸壺濟世” 《后漢書·方術(shù)列傳》上記載著一個奇異的傳說:東漢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人。

一日,他在酒樓喝酒解悶,偶見街上有一賣藥的老翁,懸掛著一個藥葫蘆兜售丸散膏丹。

賣了一陣,街上行人漸漸散去,老翁就悄悄鉆入了葫蘆之中。

費長房看得真切,斷定這位老翁絕非等閑之輩。

他買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見老翁。

老翁知他來意,領(lǐng)他一同鉆入葫蘆中。

他睜眼一看,只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

后來,費長房隨老翁十余日學得方術(shù),臨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騎上如飛。

返回故里時家人都以為他死了,原來已過了十余年。

從此,費長房能醫(yī)百病,驅(qū)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這僅是一則神話傳說,但卻為行醫(yī)者罩上一層“神秘外衣”。

后來,民間的郎中為了紀念這個傳奇式的醫(yī)師,就在藥鋪門口掛一個藥葫蘆作為行醫(yī)的標志。

如今,雖然中醫(yī)大夫“懸壺”已很少見到,但“懸壺”這一說法保留了下來。

請幫我寫一下對這句名言的感悟..急~

讀書的方法 在于循序漸進(就是慢慢來、一點一點進行的意思)。

遇到問題要多思考還不明白就多讀幾遍文章,直到會了為止.這就是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的意思.朱熹受教于父,聰明過人。

四歲時其父指天說:“這是天。

”朱熹則問:“天上有何物

”其父大驚。

他勤于思考,學習長進,八歲便能讀懂《孝經(jīng)》,在書題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

”朱熹十歲時父親去世,其父好友劉子、劉勉子、胡憲三人皆是道學家。

當時的道學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學佛,他們皆屬后者。

因此朱熹既熱衷于道學,同時于佛學也有濃厚興趣。

紹興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參加鄉(xiāng)貢,據(jù)說就是以佛學禪宗的學說被錄取的。

主考官蔡茲還對人說:“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 如果事例不夠你可以上這個網(wǎng)站看看

求論語30則,越短越好,要有譯文。

『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 意思: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 『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 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 知來者。

」 意思: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么樣

”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

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于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

”子貢說:“《詩》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

”孔子說:“賜呀,你能從我已經(jīng)講過的話中領(lǐng)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舉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談?wù)摗对姟妨恕?/p>

”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意思: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 『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意思:孔子說:“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huán)繞在它的周圍。

” 『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意思:孔子說:“《詩經(jīng)》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 『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意思: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tǒng)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guī)矩了。

”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guī)矩。

” 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么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

” 這里借回答于貢的問話,借題發(fā)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第6句】: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孔子說:“(心里)默默地記住學習所得的東西,學習而又不自滿,教人又不倦怠,(這三樣)對我來說,有什么呀?”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

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里,不斷積累知識。

“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

“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tài)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

孔于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么呀?”表現(xiàn)了孔子的自信。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雍也》)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yè)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 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第9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罕》) 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 講的是珍惜寶貴的時光。

【第10句】: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衛(wèi)靈公》) 孔于說:“我曾經(jīng)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 (但并)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 這一段講躬身實踐的重要性 。

就象這樣的

【原文】 7·30 子曰:“仁遠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譯文】 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

只要我想達到仁,仁就來了。

【評析】 從本章孔子的言論來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

”這種認識的基礎(chǔ),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覺,要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達到仁。

這里,孔子強調(diào)了人進行道德修養(yǎng)的主觀能動性,有其重要意義。

【原文】 7·31 陳司敗(1)問:“昭公(2)知禮乎

“孔子曰:“知禮。

”孔子退,揖(3)巫馬期(4)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5),君子亦黨乎

君取(6)于吳,為同姓(7),謂之吳孟子(8)。

君而知禮,孰不知禮

”巫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

【注釋】 (1)陳司敗:陳國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詳,也有人說是齊國大夫,姓陳名司敗。

(2)昭公:魯國的君主,名惆,音chóu,公元前541 ̄前510年在位。

“昭”是謚號。

(3)揖:做揖,行拱手禮。

(4)巫馬期:姓巫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30歲。

(5)黨:偏袒、包庇的意思。

(6)?。和?。

(7)為同姓:魯國和吳國的國君同姓姬。

周禮規(guī)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違禮的行為。

(8)吳孟子:魯昭公夫人。

春秋時代,國君夫人的稱號,一般是她出生的國名加上她的姓,但因她姓姬,故稱為吳孟子,而不稱吳姬。

【譯文】 陳司敗問:“魯昭公懂得禮嗎

”孔子說:“懂得禮。

”孔子出來后,陳司敗向巫馬其作了個揖,請他走近自己,對他說:“我聽說,君子是沒有偏私的,難道君子還包庇別人嗎

魯君在吳國娶了一個同姓的女子為做夫人,是國君的同姓,稱她為吳孟子。

如果魯君算是知禮,還有誰不知禮呢

”巫馬期把這句話告訴了孔子。

孔子說:“我真是幸運。

如果有錯,人家一定會知道。

【評析】 魯昭公娶同姓女為夫人,違反了禮的規(guī)定,而孔子卻說他懂禮。

這表明孔子的確在為魯昭公袒護,即“為尊者諱”。

孔子以維護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為最高原則,所以他自身出現(xiàn)了矛盾。

在這種情況下,孔子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說,“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

”事實上,他已經(jīng)承認偏袒魯昭公是自己的過錯,只是無法解決這個矛盾而已。

【原文】 7·32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譯文】 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原文】 7·33 子曰:“文,莫(1)吾猶人也。

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注釋】 莫:約摸、大概、差不多。

【譯文】 孔子說:“就書本知識來說,大約我和別人差不多,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君子,那我還沒有做到。

【評析】 對于“文,莫吾猶人也”一句,在學術(shù)界還有不同解釋。

有的說此句意為:“講到書本知識我不如別人”;有的說此句應(yīng)為:“勤勉我是能和別人相比的。

”我們這里采用了“大約我和別人差不多”這樣的解釋。

他從事教育,既要給學生傳授書本知識,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能力。

他說自己在身體力行方面,還沒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學生們盡可能地從這個方面再作努力。

【原文】 7·34 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

抑(1)為之(2)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3)已矣。

”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注釋】 (1)抑:折的語氣詞,“只不過是”的意思。

(2)為之:指圣與仁。

(3)云爾:這樣說。

【譯文】 孔子說:“如果說到圣與仁,那我怎么敢當

不過(向圣與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厭煩地做,教誨別人也從不感覺疲倦,則可以這樣說的。

”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學不到的。

【評析】 本篇第2章里,孔子已經(jīng)談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本章又說到“為之不厭,誨人不倦”的問題,其實是一致。

他感到,說起圣與仁,他自己還不敢當,但朝這個方向努力,他會不厭其煩地去做,而同時,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誨別人。

這是他的由衷之言。

仁與不仁,其基礎(chǔ)在于好學不好學,而學又不能停留在口頭上,重在能行。

所以學而不厭,為之不厭,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基本一致的。

【原文】 7·35 子疾病(1),子路請禱(2)。

子曰:“有諸(3)

”子路對曰:“有之。

《誄》(4)曰:‘禱爾于上下神祗(5)。

’”子曰:“丘之禱久矣。

【注釋】 (1)疾病:疾指有病,病指病情嚴重。

(2)請禱:向鬼神請求和禱告,即祈禱。

(3)有諸:諸,“之于”的合音。

意為:有這樣的事嗎。

(4)《誄》:音lěi,祈禱文。

(5)神祗:祗:音qí,古代稱天神為神,地神為祗。

【譯文】 孔子病情嚴重,子路向鬼神祈禱。

孔子說:“有這回事嗎

”子路說:“有的。

《誄》文上說:‘為你向天地神靈祈禱。

’”孔子說:“我很久以來就在祈禱了。

【評析】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為他祈禱,孔子對此舉并不加以反對,而且說自己已經(jīng)祈禱很久了。

對于這段文字怎么理解

有人認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禱,說明他是一個非常迷信天地神靈的人;也有人說,他已經(jīng)向鬼神祈禱很久了,但病情卻未見好轉(zhuǎn),表明他對鬼神抱有懷疑態(tài)度,說孔子認為自己平素言行并無過錯,所以祈禱對他無所謂。

這兩種觀點,請讀者自己去仔細品評。

【原文】 7·36 子曰:“奢則不孫(1),儉則固(2)。

與其不孫也,寧固。

【注釋】 (1)孫:同遜,恭順。

不孫,即為不順,這里的意思是“越禮”。

(2)固:簡陋、鄙陋。

這里是寒酸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奢侈了就會越禮,節(jié)儉了就會寒酸。

與其越禮,寧可寒酸。

【評析】 春秋時代各諸侯、大夫等都極為奢侈豪華,他們的生活享樂標準和禮儀規(guī)模都與周天子沒有區(qū)別,這在孔子看來,都是越禮、違禮的行為。

盡管節(jié)儉就會讓人感到寒酸,但與其越禮,則寧可寒酸,以維護禮的尊嚴。

【原文】 7·37 子曰:“君子坦蕩蕩(1),小人長戚戚(2)。

【注釋】 (1)坦蕩蕩:心胸寬廣、開闊、容忍。

(2)長戚戚:經(jīng)常憂愁、煩惱的樣子。

【譯文】 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jīng)常憂愁。

【評析】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是自古以來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名言。

許多人常常將此寫成條幅,懸于室中,以激勵自己。

孔子認為,作為君子,應(yīng)當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容忍別人,容納各種事件,不計個人利害得失。

心胸狹窄,與人為難、與己為難,時常憂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為君子。

【原文】 7·38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譯文】 孔子溫和而又嚴厲,威嚴而不兇猛,莊重而又安祥。

【評析】 這是孔子的學生對孔子的贊揚。

孔子認為人有各種欲與情,這是順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與欲求,都必須合乎“中和”的原則。

“厲”、“猛”等都有些“過”,而“不及”同樣是不可取的。

孔子的這些情感與實際表現(xiàn),可以說正是符合中庸原則的。

泰伯篇第八

【本篇引語】 本篇共計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等。

本篇的基本內(nèi)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學生對堯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評價;孔子教學方法和教育思想的進一步發(fā)揮;孔子道德思想的具體內(nèi)容以及曾子在若干問題上的見解。

【原文】 8·1 子曰:“泰伯(1),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三(2)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3)。

【注釋】 (1)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長子。

(2)三:多次的意思。

(3)民無得而稱焉:百姓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贊揚他。

【譯文】 孔子說:“泰伯可以說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幾次把王位讓給季歷,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稱贊他。

【評析】 傳說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歷的兒子姬昌有圣德,想傳位給季歷,泰伯知道后便與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吳。

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來奔喪,后來又斷發(fā)文身,表示終身不返,把君位讓給了季歷,季歷傳給姬昌,即周文王。

武王時,滅了殷商,統(tǒng)一了天下。

這一歷史事件在孔子看來,是值得津津樂道的,三讓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

只有天下讓與賢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讓位者則顯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對他們是稱贊無比的。

【原文】 8·2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1),慎而無禮則葸(2),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3)。

君子篤(4)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5)不遺,則民不偷(6)。

【注釋】 (1)勞:辛勞,勞苦。

(2)葸:音xǐ,拘謹,畏懼的樣子。

(3)絞:說話尖刻,出口傷人。

(4)篤:厚待、真誠。

(5)故舊:故交,老朋友。

(6)偷:淡薄。

【譯文】 孔子說:“只是恭敬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徒勞無功;只是謹慎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畏縮拘謹;只是勇猛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說話尖刻。

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親屬,老百姓當中就會興起仁的風氣;君子如果不遺棄老朋友,老百姓就不會對人冷漠無情了。

【評析】 “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須以“禮”作指導,只有在“禮”的指導下,這些德目的實施才能符合中庸的準則,否則就會出現(xiàn)“勞”、“葸”、“亂”、“絞”,就不可能達到修身養(yǎng)性的目的。

【原文】 8·3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1)予足

啟予手

詩云(2):‘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3)夫,小子(4)

【注釋】 (1)啟:開啟,曾子讓學生掀開被子看自己的手腳。

(2)詩云:以下三句引自《詩經(jīng)·小雅·小旻》篇。

(3)免:指身體免于損傷。

(4)小子:對弟子的稱呼。

【譯文】 曾子有病,把他的學生召集到身邊來,說道:“看看我的腳

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沒有損傷)

《詩經(jīng)》上說:‘小心謹慎呀,好像站在深淵旁邊,好像踩在薄冰上面。

’從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體是不再會受到損傷了,弟子們

【評析】 曾子借用《詩經(jīng)》里的三句,來說明自己一生謹慎小心,避免損傷身體,能夠?qū)Ω改副M孝。

據(jù)《孝經(jīng)》記載,孔子曾對曾參說過:“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就是說,一個孝子,應(yīng)當極其愛護父母給予自己的身體,包括頭發(fā)和皮膚都不能有所損傷,這就是孝的開始。

曾子在臨死前要他的學生們看看自己的手腳,以表白自己的身體完整無損,是一生遵守孝道的。

可見,孝在儒家的道德規(guī)范當中是多么重要。

聲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若您的權(quán)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