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長輩感言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作文600記敘文初三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
像那永不凋零的花。
這是范偉大叔的勵志經(jīng)典。
兒時的夢想猶如永不凋零的花,以前聽起來這句話好妙,現(xiàn)在也妙,只是意思變了,夢想如花,可這花永不凋零,不就是不現(xiàn)實嘛。
大叔后來為什么不勵志下去了呢
估計是說錯話了吧。
當然這是我的個人看法,大家不必太在意。
為什么我會那么看范偉大叔呢
因為我覺得在中國說實話是要付出代價的,我這里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某教授在天宮一號發(fā)射前發(fā)表感言:希望天宮一號發(fā)射失敗此話一出,媒體不顧青紅皂白大肆渲染,國家也很憤怒,后來使得人家丟了工作。
其實這位教授的出發(fā)點好的,人家是是為老百姓說話,可后來卻被老百姓列入恥辱名單中。
他說“天宮一號就是花費了老百姓的錢去做一件沒有意義的事,這錢還不如拿出來做慈善。
”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吧。
確實是啊,爭到了世界第三,有了國際地位。
老百姓漲工資了嗎
物價調(diào)整嗎
所以繳稅的意義是什么呢
換句話說就是老百姓到最后得到什么了
繳稅還不如去炒股呢,不過炒股也得繳稅吧
我沒炒過股,但稅我每天都繳稅,坐公車要繳稅,買菜吃飯要繳稅,領工資也要繳稅。
人們并不關心一個事業(yè)有成的人為什么做出這般幼稚的舉動,只是一個勁地跟著一小部分人瞎起哄,為什么呢
道理就是一個成功的騙子不會再以說謊謀生,因為被騙的人已經(jīng)成為了他的擁護者。
還有一個教授恰恰相反,他表示中國的食品很安全,地溝油對人體是無害的,或者說根本不存在這個東西。
各位可以放心使用。
大概也是這么個意思。
此發(fā)言人對此言論沒有付出任何代價。
這讓各位小朋友的家長和老師們情何以堪啊,難道告訴小朋友們以后盡量不要說真話嗎
要說好聽的話嗎
言歸正傳,現(xiàn)在的勵志經(jīng)典越來越少,原因也許在于現(xiàn)在的社會現(xiàn)象問題。
80后末期剛從大學校園走出來的年輕打工朋友,每月房租就從工資里面去了一半。
別說存錢,能買點東西孝敬父母,看望長輩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談戀愛的就更不用說了。
有的年輕人很有志氣,忍辱負重拼命努力工作,過年也在公司呆著,三年后公司需要提拔一部分人,結果一個老板的侄子初來乍道,年輕人又讓女朋友失望了,半年后女朋友傍了大款,小情侶終于分手了。
還有的年輕人給自己規(guī)劃的很好,畢業(yè)前計劃以后工作每月存多少錢,多少年以后自己開公司。
可出來后計劃都忘了。
走在大街上問一問這些年輕人。
如果你有二十萬你會做什么,多半回答的都是買房啊交首付啊,再不買以后就買不起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會揣著兒時的夢想嗎
我們投入中國母親的懷抱當中,卻享受不了搖籃的滋味。
曾經(jīng)這幫年輕人恨透了日本人,如今他們恨透了有錢人,人家有錢錯了嗎
并沒有錯,他們白手起家是碰上了文革的好時機,他們的錢也是通過努力賺來的,這些有錢人就和那名“恥辱”的教授一樣,打碎了牙只能往肚子里咽。
可有些聰明能干的年輕人腦子卻轉不過彎來,為了自己的夢想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有的年輕人轉過彎來了,可夢想?yún)s漸漸的被扼殺掉了。
這是多么可悲的事實啊,卻有多少人去在意過呢
媽媽,你是我的榜樣作文
媽你是我的榜樣在我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榜樣。
他們有優(yōu)點值得我們敬我的媽媽就是我的學習榜樣。
勤勞能干的媽媽在家里,媽媽可謂是最勤奮的了,她整天6點鐘就起床了,給我們?nèi)易鲈绮汀?/p>
我上學后,媽媽也不閑著,擦地、洗衣服都成了媽媽的首要任務。
干完這些,媽媽還要去買菜、做飯,連一丁點休息的時間都沒有。
到了下午,媽媽更是不能休息,目送我們上學后,就要洗碗、收拾物品,光這些還不夠,到了我們快要放學的時候,媽媽還來接我們回家,晚上還要做飯,事兒一大堆。
不過,就這樣媽媽也沒有說過一聲怨言。
她說過:“再苦再累,為了你們,也值了。
”這就是我勤勞能干的媽媽,她是我生活上的榜樣。
勤學好問的媽媽媽媽不僅愛干活,她還總能擠出一些時間輔導我們寫作業(yè),這時候,她自己也學習了。
有時候,她閑著沒事干了,拿本奧數(shù)書看。
雖然媽媽不太會,但她問我和老爸。
有時候給她講不通,她也不肯罷休,打破砂鍋問到底,讓我們講得都不耐煩了。
即使這樣,媽媽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嘻嘻哈哈的,說:“我學會了
我學會了
”這就是我勤學好問的媽媽,她是我習慣上的榜樣。
學識淵博的媽媽雖然媽媽數(shù)學不太好,但是語文、英語可是不得了,不會的題就問她好了。
告訴你個小秘密,我和爸爸曾經(jīng)還是老媽的和英語學科的徒弟呢
媽媽教我們的時候還挺正式,拿支粉筆,在家里的小黑板寫字,教我們學習知識。
這就是我學識淵博的媽媽,她是我學習上的榜樣。
媽媽是我生活上全能的榜樣,哪個方面我都不如她。
我要向她學習這些方面,爭取做一個全面發(fā)展,品德、學習皆優(yōu)的好學生。
求人幫忙時應該說些什么禮貌用語
與人相見說“您好” 姓“貴姓” 問人住址說“府上” 仰慕已“久仰” 長期未見說“” 求人幫忙說“勞駕” 向人詢問說“請問” 請人協(xié)助說“費心” 請人解答說“請教” 求人辦事說“拜托” 麻煩別人說“打擾” 求人方便說“借光” 請改文章說“斧正” 接受好意說“領情” 求人指點說“賜教” 得人幫助說“謝謝” 祝人健康說“保重” 向人祝賀說“恭喜” 老人年齡說“高壽” 身體不適說“欠安” 看望別人說“拜訪” 請人接受說“笑納” 送人照片說“惠存” 歡迎購買說“惠顧” 希望照顧說“關照” 贊人見解說“高見” 歸還物品說“奉還” 請人赴約說“賞光” 對方來信說“惠書” 自己住家說“寒舍” 需要考慮說“斟酌” 無法滿足說“抱歉” 請人諒解說“包涵” 言行不妥“對不起” 慰問他人說“辛苦” 迎接客人說“歡迎” 賓客來到說“光臨” 等候別人說“恭候” 沒能迎接說“失迎” 客人入座說“請坐” 陪伴朋友說“奉陪” 臨分別時說“再見” 中途先走說“失陪” 請人勿送說“留步” 送人遠行說“平安
二年級語文閱讀心得怎么寫 2篇
愛的教育幾年前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后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
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zhí)過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師。
平日為人為父為師的態(tài)度,讀了這書好像丑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
”我一直想拜讀這本讓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動的書《愛的教育》,這個學期終于如愿以償了。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jīng)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
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xiàn)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xiāng)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fā)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
《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
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tài)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對于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
帶著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jīng)融入生命。
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xiàn)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
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里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xiàn)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qū)π聳|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
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
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
在感動中,我發(fā)現(xiàn)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愛的教育》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nèi)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
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xiàn)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頌揚的地方。
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后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
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
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于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 這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醫(yī)院的天使”。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齊啟祿的小男孩,由于他的父親到法國做工,前天回意大利。
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后突然生病,因此住進了醫(yī)院。
一面寫信給他妻子,告訴她自己已經(jīng)回國,及因生病入院的事。
妻子得信后雖然擔心,但因為有一個兒子正在病著,還有著正在哺乳的小兒,不能分身,不得叫大兒子到往看望父親。
孩子在醫(yī)院卻一直照顧著一個外人,最后不但不和真正的父親回家,卻要堅持照顧著那陌生人。
愛自己的親人是應該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個人只懂得愛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愛,那他就是一個可悲的人,他并不真正明白愛。
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去感受去學習那種愛呢
再請回過頭看看現(xiàn)實,這世界上并非充滿著愛,窮人對富人,許多都是將真正的愛看作是一種奢侈品,而將金錢、利益至上的人。
我認為《愛的教育》雖然講的是情感教育,卻洋溢著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充滿樂觀向上的精神。
在閱讀時好似把我?guī)肓藦V闊的社會中去,它真是讓我懂得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每個故事都講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誼和寧肯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zhì)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
愛可以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
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jīng)完成了對于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
悲慘世界在某天午夜,我讀了《悲慘世界》,這本書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又一佳作。
這本書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冉阿讓由于饑餓過度偷了一個面包,使他在監(jiān)牢里度過了黑暗的19年。
出獄后,他受到人們的歧視,沒有人理會他,就這樣,冉阿讓已經(jīng)絕望了,但是奇跡出現(xiàn)了,一位善良的主教用他仁慈的心改變了冉阿讓的后半生。
看完書后,我感受到雨果先生通過作品揭示貧苦人民的悲慘命運和揭露資本主義的黑暗。
在維克多?雨果的筆下,他一直期盼著用“博愛”、“仁慈”、“善良”和“饒恕”來改變這個“悲慘世界”。
冉阿讓雖然后來盡全力去幫助別人,想用多做一些好事來彌補自己從前所犯下的罪,但是人們知道他從前是個苦役犯后,都不接受他的好意,在人們眼里它還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
可是冉阿讓并不介意,仍然懷著那的善良的心去幫助別人。
最終他還是凄慘的死去了,這充分體現(xiàn)出當時的社會是多么不公平,難道一個人犯了錯,永遠都不會改了嗎
要以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所有人,要相信他人,這樣你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如果你心懷叵測,那你永遠都得不到別人的信任,只會受到猜疑、冷落。
要勇于奉獻,要以幫助人為樂趣,要熱情待人,這樣,你才會受歡迎。
英國的史美爾斯說過:“好書是生活最寶貴的財富之一”我們要把讀書當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悲慘世界》是一本多么偉大的書籍呀
它使我了解了雨果對社會下層人士的同情,對善良與邪惡的了解 。
一部聞名遐邇的世界名著,它把慘淡荒蕪世界中人性的種種改變盡收眼底,讓我不禁感嘆人性的微妙。
我相信人性是可以改變的,但是當我剛接觸這本著作是我對主角冉阿讓我首先是對他同情。
為了因受饑餓而哭泣的幼小侄女和外甥女,去偷了一片面包,而被判徒刑的冉阿讓,被關了十九年,到四十六歲才被釋放出來,這不僅讓我的心情沉了下去,似乎不可能在浮出水面。
當他被釋放出來時接受的卻是人們對他的歧視。
最后只有仁慈的主教米里哀,把他當人招待。
環(huán)境改變?nèi)说谋举|(zhì)。
在服刑期間他早就養(yǎng)成了那種惡習。
一開始他并沒有被主教的那種仁慈所改變,并且他偷了主教德銀器。
令人震撼的是主教他原諒了冉阿讓,并且把他偷得銀器作為禮物送給了冉阿讓。
終于冉阿讓醒悟過來了,他帶著主教給他的一點點溫暖和光明改了名,定居在法國的北部。
他對于自己居住的城市盡心盡力,人們都被他感動了,他做了這個城市的市長。
命運是折磨人的。
冉阿讓并沒有以這樣的結局結束他的一生。
他的命運就這樣的折磨他,讓他再次踏上了逃亡的路途。
冉阿讓的一生是讓人感慨的,也是讓人深思的。
一個人從一塊面包徹底的變壞,在從一幅銀器和人們對他的改變變?yōu)橐粋€徹底的好人,作為市長。
這是多么讓人吃驚的變化啊
人性的兩種都在他身上體現(xiàn)出來了。
面對著窮困潦倒,世態(tài)炎涼,將會產(chǎn)生兩種人:第一種是卑微的人。
他們丑陋、自私、貪婪的本性再也無法隱藏。
就如書中的德納第,他為了錢財不惜一切進行詐騙,一會聲稱是演員,一會兒又變成了畫家,但他再高明也掩蓋不住他丑陋的本性。
其實在當今社會也不乏有一些為了眼前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
如一些憑借職權貪污受賄者;在重大賽事中為得到好成績而服用興奮劑者;還有小到考試作弊者??任何刻意的偽裝都將被識破,虛偽不可能永久。
另一種則無論什么情況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寬容的高尚情操的人。
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讓變得寬大、善良因而感化了冷酷、固執(zhí),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長沙威。
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震憾。
愿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隊伍中來。
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chuàng)造我們的生活,創(chuàng)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央視紀錄片《家風》觀后感500字
最近,紀錄片《家風》上下集在央視播出之后,引發(fā)了人們廣泛關注。
這部紀錄片夾敘夾議,巧妙地將名物典故、風土人情和現(xiàn)代教育融為一體,為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新時代的公民意識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有益的借鑒。
觀眾若悉心品味《家風》的文化內(nèi)涵,逐步感受從“孕育”到“傳承”的生命氣息,反求諸己,躬身踐行,自可提升人生境界。
儒家講求修身之道,是活潑潑的富有生活色彩的“百姓日用之道” ,而不是虛無縹緲、莫可名狀的談玄說妙。
《家風》上集以“孕育”作為題目,向觀眾講述《曾國藩家書》中的平實道理,采用類似山水畫中的“平遠”透視法,突出儒家圣賢終身堅持不懈的“自得”工夫。
士人君子修身力行,務求平實,切忌好高騖遠。
無論富足安康,還是顛沛流離,士人君子都要尊道而行。
孟子曰: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 ( 《孟子·離婁下》 )誠如片中陳述的那樣,曾國藩教育子侄家人,從不誘以功名利祿,而是告誡大家掌握生存技能,磨礪意志,學以明理,報效國家。
傳統(tǒng)社會孕育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曾國藩在耕讀傳家的文化氛圍里洞察到“萬物并育而不害”的勃勃生機,在鄉(xiāng)野村夫的生產(chǎn)活動中體會到“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的深刻涵義。
從孔子“多能鄙事”到漢儒躬耕自養(yǎng),從吳與弼“手自簸谷”到顏元“甘艱苦勞動” ,再到曾國藩寫信敦促家人種蔬養(yǎng)魚養(yǎng)豬,儒家文化一直在“平實”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誠信經(jīng)營,鑄就高尚情操。
宋明以來, “尊德性”與百姓日用緊密結合,產(chǎn)生了能夠滿足當時社會需求的民間儒學。
民間儒者一方面能夠信守儒學的真精神和真價值,另一方面能夠密切關注普通民眾的生存狀況,不失時機地闡發(fā)儒家的道義進而滿足普通民眾的精神需求。
民間儒學構成了增進民族心理認同和公共生活規(guī)則的基礎。
由此產(chǎn)生了一大批身份普通、德行卓越的平民儒者。
良知當下呈現(xiàn),自利利他,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成為圣人。
時至今日,許多普通人依然記得“君子以成德為行” 、“圣人可學可至” 、 “人無信不立”等古訓,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成就圣賢品格。
《家風》下集中講述了重慶市江津區(qū)中山古鎮(zhèn)“方家藥鋪九齡堂”的職業(yè)操守,扶危濟困,施藥救人,誠信經(jīng)營,惠及鄰里。
方聯(lián)海是方家藥鋪第十二代傳人,身上擔荷著懸壺濟世、童叟無欺的家業(yè)。
縱覽古今,無論是大宅門的“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還是川黔交界的禁售發(fā)水米的碑文,無不展示誠信經(jīng)營的恒久魅力。
忠孝傳家久。
《家風》下集以“傳承”作為題目,通過采訪社會賢達、收集名人軼事、探求社會治理的古老智慧,引導人們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良道德傳統(tǒng)。
片中的亮點之一就是京劇譚門第七代人物譚正巖的講述,他提到祖上以“百行孝為先”作為訓誡后人的格言警句,培養(yǎng)兒孫的規(guī)矩意識,從生活細節(jié)入手,做一個有“家德”的人。
長輩撫養(yǎng)晚輩,晚輩回報長輩。
人倫情懷縈繞其間,無法割舍。
孝道,不僅要求奉養(yǎng)長輩,而且強調(diào)尊敬長輩。
從個體的心靈感受而言,孝道要求道德主體的反省與自覺,為孝行提供真切的心理支撐,而不能將孝行流于形式,即所謂“忠者,其孝之本與
” ( 《大戴禮記·曾子本孝》 )古人將這里的“忠”解釋為“敬” 。
敬是孝的根本。
真正的孝應當是孝敬。
片中,譚孝曾帶領譚正巖等人去看望譚元壽,接受家族傳統(tǒng)的熏陶—— “孝和義,于家表現(xiàn)為相親相愛,尊老愛幼,于國那就是報效祖國,國比天大” 。
兩千多年來,士人君子“移孝為忠” ,使得家庭家族這個“小家”與國家興亡這個“大家”休戚與共,息息相關,開明的統(tǒng)治者“求忠臣于孝子之門” ,將家庭倫理延伸到國家治理技藝,早已成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共識。
今天,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我們應當繼承其中符合時代主旋律的有益成分,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促進文化綜合創(chuàng)新。
廉潔奉公,警示后人。
古人遵行孝道,旨在維系家庭倫理。
在家國同構的格局中, “熟人社會”勢必要求廣大成員廉潔奉公,更好地維護家族和國家的利益。
毋庸諱言,古人遵循“學而優(yōu)則仕”的教誨,認為躋身仕途可以光耀門楣。
然而古人更看到貪污腐化的巨大危害,主張“臨財毋茍得” ,反對唯利是圖;主張“以義制利” ,反對見利忘義;“以財發(fā)身” ,反對為富不仁,賄賂營私。
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士人君子信奉“富潤屋,德潤身”的準則,當面對個體之利與個體之義發(fā)生沖突時,理應成全后者。
正如孔子所言:“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 ( 《論語·述而》 )清末名臣曾國藩為教育后代,將其在雙峰荷葉堂所建的住宅命名為“八本堂” ,教導子女“居官以不要錢為本” 。
傳承家風,挺立道德主體,求名當求萬世名,計利當計天下利。
片中列舉了吳越王錢镠的后人如何在《錢氏家訓》的感召下取得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僅在宋朝就出現(xiàn)了三百五十名進士,近代以來在五十多個國家有將近兩百位院士。
家訓猶如祖宅珍寶,亙古彌珍。
在傳統(tǒng)社會中,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傳承延續(xù)的美好風尚。
它潛移默化,深入人心,早已成為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基因。
在探尋中國歷史和社會治理的演進軌跡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家風的孕育和傳承,不僅可以為個人的健康成長提供切實保障,更能促成一個家庭、家族甚至地區(qū)的持續(xù)繁榮。
家風不同于宗教誡命和國家法律。
它不必借助強力手段,就能達到善世化俗的效果。
今天,我們更應正視理解“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的時代價值,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證。
“家風”是“人文化成”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人云: “上所化曰風,下所習為俗” 。
“風俗”不是強制灌輸,而是引領時尚,開啟風氣。
曾國藩有言: “風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終乎不可御者也。
”這也正是《家風》這部紀錄片引發(fā)強烈反響的根源所在。
表達思念家鄉(xiāng)的句子是
【第1句】:但愿美好的記憶,不要從歲月里匆匆走過,讓它永駐我們的心中。
【第2句】:故鄉(xiāng),思念故鄉(xiāng),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游子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xiāng)。
【第3句】:我很想家,一段時日不回去,心里就好像少點啥。
想念家鄉(xiāng)的句子。
前幾天回去看望兩位長輩,昨天又回去看望兩位,回來后覺得心里踏實,我想,每年一個中秋節(jié),就是年年回去,他們在世的年頭還會多嗎?老家的條件是不好,沒有自來水,沒有寬馬路, 更沒有城市的喧囂和嘈雜。
可這里有溫馨,有寧靜,有淳樸,更有親情。
我思念家鄉(xiāng),思念家鄉(xiāng)的一切!
【第4句】:最珍惜,好友的問候,縱然人生聚散無常,念你的心依舊。
【第5句】:想起故鄉(xiāng),我就靜靜地思念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是一道色香味俱全而又上好的美味佳肴,誘惑遠方的游子不得不去品嘗。
【第6句】:出來打拼已經(jīng)4年多了,也算還可以,一個人在外,最多的時候時思鄉(xiāng),想家鄉(xiāng)的美食,想家鄉(xiāng)的山,想家鄉(xiāng)人的淳樸,想家鄉(xiāng)的媽媽,想家鄉(xiāng)的親人,有家里,累了可以休息,煩了可以找人聊聊天,迷茫了有人給你指路,偷懶的時候有人督促,小學同學,高中同學,大學同學,你們都好嗎,都在忙什么?
【第7句】:每一次打電話回家,我都是依依不舍的掛斷電話,總是有說不完的語言,想念已成為我的一種習慣。
在無意間聽到別人的談話都能讓我想起你們。
想念家鄉(xiāng)的句子。
【第8句】:日子在不同的空間流逝,想念在不同的時間來臨。
【第9句】:無論相隔多遙遠,對你思念的心,永不停歇。
【第10句】:親愛的故鄉(xiāng)啊,你越來越年輕。
你的子女卻不再青春,我在輕輕的思念你,我在緩緩的夢著你,我默默的祈禱,你能永遠美麗常在。
【第11句】:想起故鄉(xiāng),我就默默地思念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是游子兒時記憶中片斷,游子越理越無法理處頭緒,越來越無法剪接出來完整的畫面。
【第12句】:歲月把思念的影子,拖成修長而又曲折的色塊,但一句溫馨的祝福,卻始終牢牢地牽系著我們彼此的心情。
【第13句】:在充滿思念的季節(jié)里,滿懷真摯的祝福,愿為你帶來無限的喜悅與溫馨。
【第14句】:凡是陽光照耀的地方,就有我真摯的祝福,凡是有月亮照耀的地方,就有我深深的思念。
【第15句】:故鄉(xiāng),思念故鄉(xiāng),思念故鄉(xiāng)不需要理由。
每當面對皓月當空的時候,思念故鄉(xiāng)就如潮水一般涌來,就如洪水涌來一般不可收拾。
【第16句】:戀上不回家的孩子,不回家的孩子有多苦,紅袖添香的時光間隙,是思念將你拉近身邊,想念家的溫馨,思念家的熱土,徘徊之中,有你有我,感慨中,不變的是我對你思念,為自己找尋的夢,為自己找尋的想,為自己熱愛的它,努力于茫茫人海。
【第17句】:故鄉(xiāng)的莊稼不知道還記得我們么?春天的時候我們排著隊來播種和施肥,秋天的時候我們來收割。
夜幕降臨的時候勞累的我們躺在拉柴火的馬車上數(shù)著星星竟然也那么愜意。
【第18句】:突然間熱淚盈曠,因為想到了那個時候的鄰居。
想住就住在鄰居家,想吃就吃在鄰居家,鄰居的叔叔、大爺、嬸子、哥哥弟弟還一萬分的寵著我,好的都一遭拿給我。
()而我還調(diào)皮地和鄰居家的太姥姥耍鬧,惹得太姥姥拄著拐杖和那雙蓮花小腳追趕我,我還邊跑邊等的嘲笑。
如今,這樣的幸福和歡樂都煙一般的消失。
又好似在眼前,當你伸手去觸摸,他們卻風化成沙。
【第19句】:想起故鄉(xiāng),我無名地思念起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是游子用谷子釀造出來的陳年老酒,擱置年代越遠,放置時間越長,酒的味道就有醇香。
【第20句】:故鄉(xiāng),游子以什么樣的方式思念故鄉(xiāng)呢?思念故鄉(xiāng),其實就是想念故鄉(xiāng)兒時的伙伴,想念那間老屋子,想念那片土地。
但是,游子最想念的還是那已經(jīng)蒼老的父母雙親。
【第21句】: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凡是陽光照耀的地方,就有我真摯的祝福,凡是有月亮照耀的地方,就有我深深的思念。
【第22句】:想起故鄉(xiāng),我就在內(nèi)心深處思念故鄉(xiāng)。
對于故鄉(xiāng)的思念,年代越遠久,對故鄉(xiāng)的體會就越深刻,靈魂的觸動就也大。
【第23句】:不知不覺又想家了,也許是部隊的生活太枯燥,太壓抑造成的。
讓我精神上極度空虛。
工作還是要干的沒事的時候就會把自己的想法寫進日記,讓自己的心情能夠釋放一下。
必境是在部隊,還是要把自己的心情能夠更好的充實。
教師的愛心是怎樣體現(xiàn)出來的
人生終是要結束無論長短,你外婆生困苦,結束未必一種幸福。
其實每個人在這個社會,都己不同的苦痛,你我一樣,縱然生活上衣食無憂,不還是每個人都忙忙碌碌無論何時何地,你沒有忘記,那個曾經(jīng)最愛你的外婆,外婆泉下有知,定然非常欣慰。
好好生活吧,替她繼續(xù)活著。
孝敬、感恩父母的作文(100字左右)要多寫些感受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
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
01 孝感動天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
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
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
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02 親嘗湯藥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
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jīng)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03 嚙指痛心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
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
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
”曾參于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
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yǎng)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后世儒家尊他為“宗圣”。
04 百里負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
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里能夠再得呢
”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
”(《孔子家語·致思》) 05 蘆衣順母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
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
”(《論語·先進》)。
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
繼母經(jīng)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
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
”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
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06 鹿乳奉親郯子,春秋時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
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
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xiàn)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y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07 戲彩娛親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
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賣身葬父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
其后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
上工路上,于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
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
言畢凌空而去。
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09 刻木事親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nèi)(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jīng)常思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面見,從不懈怠。
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10 行傭供母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
戰(zhàn)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欲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yǎng),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
后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雇工供養(yǎng)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
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11 懷橘遺親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
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
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
”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
”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陸績成年后,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jīng)》,撰寫《太玄經(jīng)注》。
12 埋兒奉母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nèi)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
父親死后,他把家產(chǎn)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yǎng),對母極孝。
后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些糧食供養(yǎng)母親。
”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yǎng)孩子。
13 扇枕溫衾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
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
少年時即博通經(jīng)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
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
14 拾葚異器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
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饑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饑。
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么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
”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15 涌泉躍鯉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
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
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愿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
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
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涌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
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16 聞雷泣墓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
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yè),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
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
”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17 乳姑不怠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人稱“山南”。
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yǎng)婆婆,如此數(shù)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
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愿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
”后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18 臥冰求鯉王祥,瑯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
繼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隱居二十余年,后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nóng)、司空、太尉。
19 恣蚊飽血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qū)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20 扼虎救父楊香,晉朝人。
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只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
猛虎終于放下父親跑掉了。
21 哭竹生筍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y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
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shù)莖嫩筍。
孟宗大喜,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后果然病愈。
后來他官至司空。
22 嘗糞憂心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
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xiāng)。
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
醫(y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兇,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 黔婁于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fā)現(xiàn)味甜,內(nèi)心十分憂慮,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幾天后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并守制三年。
23 棄官尋母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jīng)刺血書寫《金剛經(jīng)》,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后,決心棄官到陜西尋找生母,發(fā)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
終于在陜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
24 滌親溺器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
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