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觀后感言
觀后感怎么寫
如何寫讀后感?一、格式和寫法讀后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后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后感》,也可以用《讀×××有感》.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后感的關鍵.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寫上去,什么都有一點,什么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對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煉,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情節(jié)、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三、要密切聯(lián)系實際,這是讀后感的重要內容.寫讀后感的重點應是聯(lián)系實際發(fā)表感想.我們所說的聯(lián)系實際范圍很廣泛,可以聯(lián)系個人實際,也可以聯(lián)系社會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也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級或家庭狀況,但最主要的是無論怎樣聯(lián)系都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讀后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后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讀后感以“感”為主.要適當?shù)匾迷?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xiàn)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于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后,結尾又回扣“讀”.五、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xiàn)出一個“簡”字.六、要審清題目.在寫作時,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七、要選擇材料.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lián)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后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八,寫讀后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后,再寫體會.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九,寫讀后感的注意事項:①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以寫“體會”為主.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fā)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保險觀后感言100字
《成功保險代理人營銷的100個細節(jié)》本書結合了學理與實戰(zhàn)經驗,通過作者自身十幾年來在大型金融、期貨、保險機構的親身體驗,并融會貫通其精華,以其敏銳的視角和獨到的見解,苦心孤臆,完整地呈現(xiàn)一個卓越、成功的營銷人的畫像,而且深入淺出,綱舉目張地具體列舉各技巧實操方式,實為近年來一部不可多得的營銷實戰(zhàn)工具書。
本書還結合了心態(tài)激勵、行銷規(guī)劃、溝通技巧、個人潛能激發(fā)等眾多相關知識、理論,并以劉俊先生多年營銷實戰(zhàn)及團隊治理經驗,可謂獨樹一幟、見血封喉
態(tài)度決定一切,朋友就是見過多次面的生疏人瞄準目標,點燃夢想,好聽的話靚如珠玉,高尚的行為會說話。
本書結合了學理與實戰(zhàn)經驗,通過作者自身十幾年來在大型金融、期貨、保險機構的親身體驗,并融會貫通其精華,以其敏銳的視角和獨到的見解,苦心孤臆,完整地呈現(xiàn)一個卓越、成功的營銷人的畫像,而且深入淺出,綱舉目張地具體列舉各技巧實操方式,實為近年來一部不可多得的營銷實戰(zhàn)工具書。
安全觀后感
[純屬個人觀后感]冷空氣嚴重的影響我的出行,因為太怕冷了,網上常和老妹討論最近看的片子,她在大學校園里,有朋友,有電腦,有電影,過著腐敗的校園生活,讓我真的羨慕,閑來無聊之時就隨便發(fā)點感言,對于一些電視和電影,純屬個人觀后感
2010上半年覺得最好看的電視劇,《幻想之旅》又名《末路天堂》,不知道是我原來沒注意還是真的是如此,幾乎沒看見那個衛(wèi)視在黃金時段播出過,江蘇衛(wèi)視播的時間是在非誠勿擾的口水戰(zhàn)結束后的零點了,這部電視劇從演員陣容還是劇情都沒話說,黃渤,張國強,羅海瓊,任程偉等等,講述一群各懷心事的非法偷渡客的歷險故事,很少有電視劇拍得像電影,很多閃回的鏡頭看得很過癮,遺憾的是跟國外某部片子風格有點類似,不過對于一部電視劇而言,個人覺得很不錯
2010年下半年覺得最好看的電視劇,《槍口下的玫瑰》又名《鐵梨花》,很多衛(wèi)視都播過,主演都是國內公認的實力派,就不一一說明了,其實我也沒有從第一集開始看,應該是從中間的部分開始看的,覺得劇情還不錯,雖然是年代戲,但是沒有落入俗套,陳數(shù)氣質大轉變,網上很多網友評論是,幾乎沒有哪個演員演得不好,純屬個人觀后感。
覺得比較爛的電視劇,那個什么《無懈可擊之美女如云》,當時播的時候,至少有三個主流衛(wèi)視在一起在播,因為主打是時尚愛情劇,轉臺的時候就隨便的看了一下,那個女主角太老了,臉上那個皺紋,觀后感《純屬個人觀后感》。
田亮在娛樂圈折騰實在沒意義,正常的就是何潤東,不過也沒有什么腦子,拍那樣的電視劇,其他貌似時尚的男男女女做戲的感覺太明顯,嚴格的說就是一個加長版的清揚洗發(fā)水的廣告片,洗發(fā)水還算好用,片子爛
總之因為時間的關系,綜藝節(jié)目看得比較多,近年認真的把一部片子看完的話,就是《潛伏》了,這個不用多說了,很多人都有同感了
再一句廢話,呵呵,跟《潛伏》很相似的一部片子《地上地下》其實也不錯的,只是,既生瑜,何生亮啊。
湖南衛(wèi)視一年來除了播自制的愛情嘔吐劇以外,基本都是以播韓劇為主,只是那些韓劇都是過期的,不過我老媽喜歡看
流星雨,就一次性的下完算了,別再又來,再來,還來了,代表人民感謝你的徹底消失
2010電影市場很是熱鬧,不過能看的片子實在不多,但是無聊的時候還是看了點,覺得最好看的是《人在囧途》,成本不高,票房據說還不錯,笑了,也感嘆了,折射社會陰暗面,人性光輝面,是那種人人都能看到有所感悟的片子
就像幾年前看《瘋狂的石頭》,《李米的猜想》,《好奇害死貓》,《雙食記》時一樣,很想繼續(xù)往下看的片子,而且自然而然就看完的片子。
看完《山楂樹之戀》是自己一個人在中山的時候,覺得老三的牙齒好白啊,笑起來真好看,帥哥走的太早了,愛情太凄慘。
還來不及好好開始愛,也許正是這樣,才能保持那個純度吧
接下來,老妹推薦的《和我的前妻談戀愛》,陳坤,陸毅,袁泉,除了陸毅比較中規(guī)中矩外,陳坤和袁泉還算是有獨特氣質的,電視劇版的看過一點點,電視劇版本的主要是過日子,雞毛蒜皮的爭強好勝,電影版就是一部時裝大片了,成堆的鞋服,唯美的婚禮場景,劇情沒怎么變,不過,希望陳坤以后不要接這樣的戲了,不適合他,覺得他可以更好,結局算是意外的,前妻誰都沒選,兩個帥哥各自孤單收場。
推薦老妹看了姚晨和劉燁主演的《愛出色》,簡單的說就是,兩個大牌演的俗的不能再俗的愛情片,也是以時尚愛情為主打的,故事老套,結局易料,總之該片不適合兩個已婚人士出演。
想讓愛情不落入俗套,可以參照茱莉亞的《漂亮女人》,經典。
想看時尚的,還是去看《穿普拉達的女王》,比裝時尚的好多了。
年末了,賀歲片大戰(zhàn)開始了,三部大片里,都有同一個武器---葛優(yōu),朋友們,問我最想去看哪一部,站在一個膚淺女人的角度,《非2》也許更適合我,因為不是專業(yè)的影評人,所以不是很想看葛爺在《趙孤》里的轉型,《讓子彈飛》相較葛爺,我更想去看看發(fā)哥。
還是支持下,非2,別2哦
完畢
老妹會來坐沙發(fā)了,親愛的,黃花機場見,我要準備給你講講,機場奇遇記了
〔純屬個人觀后感〕隨文贈言:
【人生舞臺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愿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
如何直面死亡心理訪談觀后感言
【第1句】:沒有指向的焦慮實際上是死亡焦慮。
悟:或許有些焦慮是沒有原因的,起碼在意識層面我們沒有意識到它們深層的原因,而這種對死亡無以言表沒法名狀的感覺無非是很讓人措手不及的。
書中曾經說,對死亡恐懼常常與人生虛度的感覺緊密相關。
你之所以害怕虛度是因為你怕沒法用有限的生命去經歷無限的生活。
所以,虛度人生讓你覺得焦慮與緊張。
而有些時候選擇也會讓我們焦慮。
【第2句】:選擇意味著放棄,每個“是”都暗含著“不”。
從無限的可能中選擇某一有著負面含義:做出的選擇越多,你的人生就越有限,越短暫,越僵硬。
悟:書中有個例子說的是一個離異的女士遇到了心目中合適的共度一生的人,但是她卻為要不要和他確立關系而焦慮不安。
或許在現(xiàn)實中,大家都會說傻啊,怎么不去好好的把握呢
其實,她說深層的方面是一旦確定了他們的關系,對其他更年輕的更優(yōu)秀的男人來說,她是被限定了,被拘泥于這樣的關系之中,沒法體驗到更新鮮的生活了。
所以,歸根到底還是怕生命有限沒法經歷更豐富的人生——死亡焦慮。
【第3句】:伊壁鳩魯認為,人們不可避免的死亡所產生的恐懼影響了我們享受生命的歡娛,剝奪了人生真正的快樂。
由于沒有什么能滿足我們追求生命不死的需要,那么所有的行為本質上來說都是沒有價值的。
伊壁鳩魯提出,人們無休止的熱切追求新奇的事物,永不滿足,其實正是在心底儲存快樂時光。
如果我們能夠學會一次又一次的回味這些美好,也就不再需要沒玩沒了的追逐享樂。
悟:有個個案是一個老太太需要搬到敬老院了,她把自己珍藏的東西都賣掉或者送給朋友了,然后去咨詢。
到最后作者還是指出,這是老太太怕老,怕死亡帶來的焦慮。
他說,她這是一種解脫感,雖然她的收藏很珍貴,但也使得她背負著沉重的回憶,離開它們就像破繭重生一樣。
沒學過哲學,也沒有很深的哲學思辨,可是忽然發(fā)現(xiàn)在歷史上哲學家總是很少一部分人的原因了。
這話給我的感覺就像看到一群無所事事的人不想無病呻吟,便去體會死亡,感知生命。
他們像看懂了,看透了,所以他們說出來的話都對人或多或少的有指導意義。
可是,他們提倡去發(fā)現(xiàn)自己內心的東西,發(fā)現(xiàn)真我的東西,不主張去追求外在的名利和利益。
這樣,如果每個人都成為哲學家的話,我們的社會就不會向前進步了。
他們是唯心的,而現(xiàn)在的人們又太唯“物”,追逐物質的時候卻又忘記了心的存在。
過猶不及哦……
【第4句】:人生中有一半的擔心和焦慮來自于總是考慮別人的看法,我們必須拔出這根肉中刺。
——叔本華
【第5句】:其實別人的看法不過是幻覺,任何時候都可能改變。
悟:感覺這兩句話有點唯心。
最近看《重遇未知的自己》時,封面上也是寫的: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看職來職往時,鄭媽媽告訴那個一米三的求職者也說的這話。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李響說陪他媽媽去游泳而媽媽怕自己胖胖的身材遭到別人嘲笑的時候,李響說,那么多年輕火辣的妹子在里面,大家忙著去欣賞那些人了,沒有人去看你的。
是說,有些時候,我們把自己放在世界的重心上,其實別人沒那么過度的盯著你的缺點不放
還是,有時候你覺得這個是你的軟肋,覺得大家會嘲笑你,只是你自己心里投射出來的影子,而別人只會漠視
我不太懂。
。
【第6句】:海德格爾指出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存在:非本真的存在和本真的存在。
后者是指對人的研究,具體來說,非本真的存在是一種日常生活的漠視,你完全的沉淪于周圍環(huán)境之中,追究世間萬物為何如此;本真的存在則是指欣賞存在本身,你將注意力放在存在本身的奇跡上,追去事物的本來面目以及真正的自我。
悟:這是兩種人。
前一種人在追求一種框架,不知道具體是什么,但是就在拼命的努力。
就像蕓蕓眾生。
后一種人在追求人生真正的意義,一直在哲學思辨,安于現(xiàn)狀尋找內心。
就像哲學家。
我們都是前者吧~
【第7句】:親密關系是幸福感的必要條件。
悟:這是積極心理學研究出來的東西。
我想到前段時間學長們畢業(yè)論文答辯的時候,老師問過一個研究幸福感的師姐:你說幸福和幸福感的區(qū)別是什么
師姐說的言簡意賅,幸福是一種感覺,而幸福感是測量的指標。
我不以為然。
我覺得幸福是一個名詞,沒有感情色彩,僅僅是一種狀態(tài)。
而幸福感是一種感覺,一種內心微妙的變化。
如果說幸福感是幸福的測量指標的話,這種感覺就消失了……幸福是瞬間很滿足的狀態(tài),最好不要用量表來量化。
(個人想法啦)
觀后感應該怎么寫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
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fā)而引起的思考與聯(lián)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fā)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xiàn)象的抨擊。
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fā)感想。
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觀后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后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jié)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fā)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后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yōu),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著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后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
最后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
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jié),但從觀后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
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
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
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
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么細致的描寫。
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后,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fā)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
我將兩位同學的發(fā)言進行比較:前者準確些,后者只是無數(shù)發(fā)明中最突出的一項,并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后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
如愛迪生刻苦鉆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后能感人。
二、“感”是重點,不等于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后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啟發(fā)”等字樣,以后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
要讓“觀”和“感”相吻合。
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我進行指導后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后收了部分習作,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lián)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lián)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后,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
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
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仿佛在警示人們“落后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fā)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fā)于“觀”、“觀”服務于“感”。
三、要聯(lián)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lián)系實際,深入發(fā)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如觀了《四個小伙伴》,我讓學生說說丁小東等四個小伙伴他們開始錯在哪里?你們也有過他們的想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認為四個小伙伴錯在認為只做一件好事就會成功。
有個同學說,他自己原來就有類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認為自己就是雷鋒似的好少年了。
還有個同學說,他為班級主動打掃過兩次清潔,有的一次也沒主動打掃,卻還被評為“紅花少年”。
認為老師、同學們偏心。
看了《四個小伙伴》后,他和四個小伙伴一樣,都認識到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看了《林則徐》后,學生認為無法聯(lián)系實際,我就這樣啟發(fā)學生:你看后印象最深的是哪個鏡頭?有的說林則徐帶領官兵虎門銷煙的鏡頭,大展中國人的志氣;有的說,當時的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給我教育最深;有的說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受鴉片毒害,痿糜不振的、瘦骨嶙峋的人們。
然后我再要求學生用比較法,針對現(xiàn)今社會,看是否有類似于林則徐這樣有民族氣節(jié)或與此相反的人。
什么東西給現(xiàn)今人們帶來精神和身體摧殘?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樣,學生馬上想到了電視上披露有的海關把關不嚴,讓一些走私物品進入中國,有的想到了社會上的吸毒現(xiàn)象和不健康的游樂場所,同學們暢所欲語,仿佛一下子有話可寫了,一個同學在《觀林則徐有感》一文中這樣寫到:“……在18世紀,鴉片使我們國敗家亡,但可悲的是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吸毒的現(xiàn)象又有抬頭,有的因吸毒走向犯罪,家破人亡.我們青少年一定要認識它的危害,如發(fā)現(xiàn)吸毒、販毒現(xiàn)象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同時希望我們的海關把住家門,不讓毒品再次蔓延。
觀后感范文 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觀《長江七號》有感 不久前,我觀看了電影《長江7號》。
這部電影講述一個名叫周小狄的單親孩子,他的爸爸窮困潦倒。
但為了讓小狄長大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爸爸舉債把小狄送進了貴族學校讀書。
一天,小狄的爸爸在工地發(fā)生意外去世了。
小狄聽到消息后十分傷心,也十分后悔沒有聽爸爸的話。
但這時奇跡發(fā)生了,小狄爸爸送給小狄的玩具——“長江七號”發(fā)揮了它身上的特異功能,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小狄爸爸的生命。
整部影片所描述的故事雖然簡單,但發(fā)人深思。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小狄爸爸經常對小狄說的一句話:“我們不去偷,不去搶,要努力讀書,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它使我想起了以前聽過的一個故事。
從前有兩家人,一家比較富,另一家比較窮。
他們各自都生有一個小女孩。
富家的小女孩自以為家庭環(huán)境好,從小就不愛讀書,還看不起窮家的女孩。
而窮家的女孩卻很爭氣,讀書非常刻苦,學習成績經常名列前茅。
后來那位富家小女孩,由于從小不好好學習,最終一事無成。
而那位窮家的小女孩,由于從小就用功學習,終于成就一番大事業(yè),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那天晚上我想了好多好多,久久不能入睡。
對比小狄,我們是多么幸福啊,有吃,有穿,還有玩。
個個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他們對我們多疼愛啊。
但我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我們中有好多同學身在福中不知福,沒有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時光。
有的成天看電視,玩游戲,沒有認真寫作業(yè);有的上課不認真聽講,腦子總在東想西想,老師提問時答非所問;有的搞衛(wèi)生時經常偷懶,不干活,在家里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有的只想著自己,一點都不考慮別人,一味任性妄為,甚至在外面干壞事。
如果這樣的話,長大后還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嗎
我們都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寄托在我們的身上。
在此,我呼吁廣大學生,從現(xiàn)在起我們就要努力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長大后才能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同時我也希望廣大家長都能像小狄的爸爸一樣重視教育孩子,讓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老師評語:作者在概括電影情節(jié)的基礎上,圍繞“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句話展開論述。
作者列舉典型例子進行論證,并呼吁青少年要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情操,長大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
《見龍卸甲》觀后感 人生就象一個圈,一個老天爺畫好的圈,從起點繞一個圈后又會回到起點,這是趙子龍最后一戰(zhàn)也是第二次被困鳳鳴山時悟出的人生哲理。
第一次被困鳳鳴山子龍披上了甲,一戰(zhàn)成名,從此成了常勝將軍,第二次被困時身心俱疲的子龍卸去了甲,人生就在這一披一卸之中畫了個圈。
時勢造英雄,英雄只是老天爺手中的棋子。
從趙子龍與羅平安最后一次對話中可以看到了他內心的疲憊,這疲憊是因為有甲在身,主公的信任是甲、常勝將軍之名是甲、建功立業(yè)之念是甲,子龍雖早有卸甲之連年征戰(zhàn)的時局卻容不得他卸甲,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卸。
最后在鳳鳴山與后一輩的曹嬰一戰(zhàn)中,子龍終于悟到了自己只是諸葛亮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枚已經老得可以棄去的棋子,而這一切都是人生定數(shù)。
明白了這一點后,他終于可以不僅卸下身上的甲,更重要的是可以卸去心中的甲了,這甲雖卸得晚了一點、悲壯了一點,但可以讓子龍在人生最后時刻很從容,無所負擔。
上馬提槍,單人單騎,沖向的不僅僅是敵陣,也是奔向長久失去真我的精神家園。
不知道羅平安在給子龍卸甲后有沒有領悟到這一些,我想他在敲響最后一次戰(zhàn)鼓時應該是明白了。
而年輕的曹嬰此戰(zhàn)之后一定也會與初時的子龍一樣給自己披上了一件難以卸去的甲,不知以后能否象子龍一樣領悟到,不光是她,就算是她的爺爺曹操以及諸葛亮等人都只是滾滾歷史車輪上鑲嵌的一枚棋子。
甲可以帶來尊嚴,可以吸引人的眼球,世人只知披甲之后的威風凜凜,卻又有多少人知道披甲容易卸甲難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用心靈贏得心靈---《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所講述的是著名的指揮家因為母親的葬禮,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xiāng),遇到了童年的同學,一本馬修老師的特別日記,打開了一段塵封了50年的記憶。
這位優(yōu)雅老人的童年記憶和一座名叫“池塘之底”的少年教養(yǎng)院聯(lián)系在了一起,音樂家原來曾經是一位問題少年,故事就從這里開始。
其貌不揚,人過中年的失業(yè)音樂家,在“池塘之底”少年教養(yǎng)院成了代課的馬修老師,人生的不得意似乎在這個陰森如同監(jiān)牢的地方更加沒了希望,暴戾的校長,冷漠的老師,調皮得無可救藥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遠不斷的犯錯與懲罰。
工作的第一天馬修老師感到了害怕,善良的“神父”因為學生的惡作劇而頭破血流,前任老師因為忍無可忍而匆忙離去,馬修的第一堂課就因為學生的哄鬧,招來了校長的“咆哮”,但也就在馬修老師的第一堂課上,這群從來不知道理解與同情的學生,第一次沒有因為犯錯而被關禁閉,第一次知道了做錯了事可以用負責任的方式彌補。
就這樣在磕磕絆絆的一天又一天中,馬修老師用它的善良,用它的音樂,一點一滴的改變了這個地獄般的“池塘之底”,這群幾乎被人們放棄的壞孩子,居然唱出了天籟的歌聲,重新拾回了童年的歡樂與希望。
馬修老師雖然最終被可惡、勢力的校長辭退,可孩子們用馬修了老師教給他們的歌,用寫著祝福與感謝的紙飛機送別了這個拯救過他們靈魂的人……這是一部美好的電影,當滿天飛舞的紙飛機,在暖陽中飛翔,當可愛的小佩比諾拎著行李奔過來和老師一起走時,我禁不住眼眶濕潤了,雖然這只是一部普通的文藝電影,但它卻引發(fā)了我對我所從事的教育工作的思考: 要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
正如母親不會因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樣,做為老師,雖然一個班級幾十個孩子,他們的家庭環(huán)境、先天素質與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熱愛每一個學生。
老師的愛應該是一種博愛,愛你的每一位學生,關心他們的身體,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學習,關心他們的思想。
誰都知道,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擬的,一句鼓勵,可以讓學生感到無比的激動和自豪,天下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那么老師也應該讓學生看到自己點滴的進步,體驗進步成長的快樂,增強繼續(xù)進步的信心。
要像母親一樣容忍孩子一次次地“舊病復發(fā)”,要像母親一樣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長處,充分肯定他的點滴進步,對他們的長處要“小題大做、無限夸張”,永遠不說“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嗇地說:“嗨,你真棒。
”讓孩子在充滿鼓勵與期待的沃土中成長,決不能因為一點過失而讓孩子在指責聲中自卑地抬不起頭來。
對于所謂的“差生”,更要給一點偏愛,傾注愛心、熱情和期望,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讓每個學生都能自豪地說出“我能行”。
親其師,信其道。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來和孩子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chuàng)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剖析、關愛孩子,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間的平等,更應是教育者和孩子間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間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基礎。
在教育學生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
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學生才會把老師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
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自覺把道德要求和行為規(guī)范轉化為自己的心理定勢和良好的習慣,收到“親其師,信其道,受其術”的效果。
不要老是擺著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來威懾學生,以維護自己“神圣”的地位,用真誠的情感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富于同情心,就會受到學生的愛戴,就能溝通師生之間的心靈,學生就會親近教師,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梁。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同孩子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他們怎樣穿戴,怎樣對待朋友和敵人,怎樣笑,……這一切對兒童有重要意義。
”可見,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
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
身教重于言教,教師對學生講十次道理所產生的正面影響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為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來的大。
如果要求學生不亂插嘴,那老師就不應粗暴地打斷學生的話;要求學生隨手撿起地上的廢紙,難道老師就不能也彎彎腰嗎
要懂得教育的藝術。
教師正確的評價,恰當?shù)貏佑帽頁P與批評,是激勵學生進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確的運用表揚與批評,可以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激發(fā)其上進心、自尊心、榮辱感和集體主義精神等。
然而,不正確的表揚與批評,則會使學生或是盲目驕傲,或是灰心失望、喪失信心。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只憑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活上兩個月”。
成人尚且如此,何況是孩子呢。
后進生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大難題,他們要想得到表揚是難上加難。
對于他們來說,更容易的是自暴自棄。
對待他們,教師更應以全身心的愛去感染他們,激發(fā)他們的進取心。
一位大作家說過:“人人都是天才。
”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后進生也不例外。
做為教師則應努力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閃光點,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我們面對的是幾十顆純真、無瑕的心靈,面對的是幾十個復雜多變的內心世界,只有深切的關愛,真心的尊重,身正為范,才能使孩子的心靈與教師的心靈相融。
求要謙虛不要驕傲讀后感言
要謙虛不要驕傲心得體會 篇一:六項精進之要謙虛,不要驕傲 六項精進 -------之要謙虛,不要驕傲 稻穗的低頭,是因為他的收獲......頭低的越低的稻穗,收獲就越多;而越是直立于天的稻穗,反而只有極少的顆粒,甚至是空殼,而我們的低頭,是因為我們想要學習更多...... 題記 最近一直在拜讀稻盛和夫先生的六項精進,其每一條都用簡單質樸的語言讓大家能輕松的讀懂,但其內涵的幽遠深邃,卻值得我們用一生來理解和感悟。
這幾天讀到了先生六項精進中的第二項,第二項講的是告誡人們要謙虛,不要驕傲,雖只有簡單的幾個字,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呢
從小我們就被灌輸要為人謙虛,要不恥下問,毛主席也曾說過:“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
放眼古今,此中人物比比皆是,劉備為恢復漢室,三顧茅廬,用自己虛心求賢終換的了天下,西楚霸王,江山原本垂手可得,卻因為自己的傲慢輕敵而失去天下,最終落得烏江自刎的悲壯下場,讓人無不為之扼腕嘆息,兩種人生態(tài)度,兩種人生結局,謙虛能使人取得成就,贏得別人的稱頌,而驕傲卻令人不思進取,招致不良的后果。
這充分說明,虛心是取得成就的第一步。
古語有云:九牛一毫莫自夸,驕傲自滿必翻車。
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
聚焦當下,很多人取得了一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被眼前的勝利沖昏頭腦,把辛辛苦苦得來的成績毀于一旦。
其鳴可悲,其情可嘆,格言有云:“虛心的人十有
高二社會實踐活動報告(個人活動體會,感想,收獲)
處于21世紀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對待一些人際關系和自我評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
這次的活動讓我意識到環(huán)境對于我們的重要性,也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光榮感。
這些都促進了我努力改正自身缺點,正確認識自己,同時也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抵制了我輕視勞動和不勞而獲的思想的侵蝕,讓我對辛苦的清潔工人也心生一絲敬意。
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能源,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推卸的責任。
許多人都以為,一個人做好并不起什么作用,因此抱著這樣的一種心態(tài),心安理得地忽略環(huán)境問題;甚至有些人認為有錢就可以胡作非為,就可以毫無節(jié)制地濫用資源,導致現(xiàn)時代的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嚴峻,給子孫后代帶來嚴重的影響。
所以,愛護環(huán)境不僅僅是我們的義務,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社區(qū)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
引導了我們接觸、了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
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獨立的重要性。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于我們這些出生牛犢的中學生們,獨立的培養(yǎng)和社會的洗禮是多么的重要。
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困難。
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著我們越能適應它。
也同樣加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培養(yǎng)了我們的競爭意識和開拓進取的精神。
參加這類實踐活動,對于現(xiàn)在的高中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是鍛煉我們的實踐能力,這也是這個活動開展的初衷;二是增加學生與外界的交流,使得學生不再死讀書,讀死書,而是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真理的所在;三是讓學生們學會感受社會,體驗社會,真正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讓我們自覺地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去感受更廣闊的人生。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只是古代讀書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經不符合現(xiàn)代高中生的追求,如今的高中生身在校園,心兒卻更加開闊,他們希望自己盡可能早地接觸社會,更早地融入豐富多彩的生活。
時下,此類活動正逐漸壯大,成為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
顯然,這種活動已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社會潮流,學生更趨向于全方面發(fā)展。
張瑞敏曾說過:“把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剛開始勞動是有點累,但很高興,有種成就感。
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著你做的菜,心里會很幸福高興。
看到了成績,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
我感觸深的是萬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斷克服困難才會成功,做事要認真踏實。
假如我不去認認真真地做一遍,就發(fā)現(xiàn)不了自己的不足。
學習也一樣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只有自己體驗了才會知道。
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報。
只有認真做了,才能有所得。
通過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結果如何,那個過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
通過這次社區(qū)服務勞動,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我想應該是我們在勞動中明白了許多平時不懂的道理。
勞動中,我知道了許多自己的不足之處。
平時,在家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把我們當寶一樣的伺候,這次我們算是親身實踐了,而且我們都努力的去做了。
在曲折中前進,在挫折中成長,相信只要我們細心觀察生活,我們每一天都是有收獲的,我們總是在進步。
社區(qū)活動使我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