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漢族大學(xué)學(xué)的東東感言
龔自珍生活年代背景
個體簡介龔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sè)人,號定庵(ān),后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號定庵龔自珍塑像,近代思想家、文學(xué)家。
漢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出身于世代官宦學(xué)者家庭。
祖父龔禔身,官至內(nèi)閣中書軍機(jī)處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詩》。
父麗正,官至江南蘇松太兵備道,署江蘇按察使,著有《國語注補(bǔ)》、《三禮圖考》、《兩漢書質(zhì)疑》、《楚辭名物考》等書。
母段馴,著名小學(xué)(古漢語指文字學(xué))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綠華吟榭詩草》。
暮年寓居昆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
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xué)家及改進(jìn)主義的先驅(qū)者。
詳細(xì)引見1813年4月再應(yīng)順天鄉(xiāng)試,又名列前茅,7月妻子因誤診卒于徽州府署。
9月天理教農(nóng)民起義。
次年著四篇《明良論》,第一次明快地流露了自己的政治見地,對君權(quán)民主運(yùn)行鞭撻。
他指出,糜爛的緣由首先在于皇帝視臣下如犬馬、仆人,使大臣不知廉恥,只知朝夕長跪,只知追求車馬、服飾,以言詞取媚君上。
在這種制度下,“官愈久則氣愈偷,望愈崇則諂愈固,地愈近則媚益工”入骨三分的針砭,令外祖父段玉裁閱后又驚又喜,他悵然加墨批點(diǎn):“四論皆古方也,而中今病,豈必別制一新方哉
”他欣喜地說“猶見此才而死,吾不憾矣
”。
后回徽州后參與父親掌管的《徽州府志》[1]重修任務(wù)。
1815年,續(xù)娶安慶知府何裕均侄孫女何吉云。
祖父病逝后與家人回杭州守孝。
兩年后返京,租住北京法源寺南。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28歲的龔自珍會試不售,在京師與魏源一同師事今文學(xué)家劉逢祿,研讀《公羊春秋》。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龔自珍會試再度及第,以舉人挑選為內(nèi)閣中書。
從道光元年起,又任國史館校正等官職,先后十幾年。
其間,他閱讀了內(nèi)閣豐厚的檔案和典籍,勾索舊聞,討論歷代得失,當(dāng)前又參與《大清一統(tǒng)志》的修撰,寫出了《西域置行省議》等有深入見地的文章。
道光九年(1829年),38歲的龔自珍經(jīng)過第六次會試,終于考中進(jìn)士。
他在殿試對策中仿效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撰《御試安邊撫遠(yuǎn)疏》,談?wù)撔陆蕉?zhǔn)噶爾叛亂后的善后管理,從施政、用人、治水、治邊等方面提出變革主張。
“臚舉時勢,灑灑千余言,直陳無隱,閱卷諸公皆大驚。
”②掌管殿試的大學(xué)士曹振鏞是個有名的“多磕頭、少說話”的三朝不倒翁,他“以楷法不中程,不列優(yōu)等”,將龔自珍置于三甲第十九名,不得入翰林,仍為內(nèi)閣中書。
在歷任京官的20年中,龔自珍雖困阨閑曹,仍屢屢上書,指斥時弊,但都未被采用,甚至被同僚視為“痼疾”。
這一時期,他也撰寫了愈加成熟的一些政論,如《乙丙之際箸議》、《大誓答問》、《古史鉤沉論》等,諷刺封建官僚的昏庸。
由于龔自珍屢屢揭露時弊,震動時忌,因此不時遭到權(quán)貴的排斥和打擊。
道光十九年(1839年)春,他又忤其長官,決計辭官南歸,于四月二十三日(6月4日)離京。
同年九月又自杭州北上接還眷屬。
兩次往復(fù)途中,悲喜交集的龔自珍寫下了許多激揚(yáng)、深情的憂國憂民詩文,這便是著名的《己亥雜詩》315首。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春,龔自珍執(zhí)教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
三月,父親龔麗正逝世,龔自珍又兼任了原由其父掌管的杭州紫陽書院講席。
夏末,他曾寫信給江蘇巡撫梁章鉅,預(yù)備辭去教職,赴上海參與對抗他國侵略的戰(zhàn)役。
但八月十二日(9月26日),突患急病暴卒于丹陽,年僅50歲。
‘花氣襲人知晝暖’選自哪首詩
西周歷代天子列 序謚號名在位年代年數(shù)備注1周武王發(fā)前1046年—前1043年42周成王誦前1042年—前1021年223周康王釗前1020年—前996年254周昭王瑕前995年—前977年195周穆王滿前976年—前922年556周共王繄扈前922年—前900年23即位當(dāng)年改元7周懿王囏前899年—前892年88周孝王辟方前891年—前886年69周夷王燮前885年—前878年810周厲王胡前877年—前841年37(共伯和)和前841年—前828年14共和當(dāng)年改元11周宣王靜前827年—前782年4612周幽王宮涅前781年—前771年11 春秋時期(14位):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720年) 周攜王姬余臣(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750年)周桓王 姬林(公元前719年至公元前697年) 周莊王 姬佗(公元前696年至公元前682年) 周釐王姬胡齊(公元前681年至公元前677年) 周惠王 姬閬(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52年) 周前廢王(王子頹)姬頹(公元前675年至公元前673年)周襄王 姬鄭(公元前651年至公元前619年) 周中廢王(王子帶)姬帶(公元前635年
)周頃王 姬壬臣(公元前618年至公元前613年) 周匡王 姬班(公元前612年至公元前607年) 周定王 姬瑜(公元前606年至公元前586年)周簡王 姬夷(公元前585年至公元前572年) 周靈王 姬泄心(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545年) 周景王 姬貴(公元前544年至公元前521年)周悼王姬猛(公元前520年) 周敬王姬丐(公元前520年至公元前477年) 周后廢王(王子朝)姬朝(公元前520年至公元前516年)戰(zhàn)國時期(12位):周元王 姬仁(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469年) 周貞定王 姬介(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441年) 周哀王姬去疾(公元前441年) 周思王姬叔(公元前441年) 周考王姬嵬(公元前441年至公元前426年) 周威烈王 姬午(公元前425年至公元前402年) 周安王 姬驕(公元前401年至公元前376年)周烈王姬喜(公元前375年至公元前369年) 周顯王 姬扁(公元前368年至公元前321年) 周慎靚王姬定(公元前320年至公元前315年)周赧王姬延(公元前314年至公元前256年) 周順王姬杰(公元前255年至公元前249年)
博興縣付縣長介紹
樓主您好:是 已亥雜詩已亥雜詩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fēng)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釋】 1.這是《已亥雜詩》中的第二百二十首。
九州:中國。
2.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啞。
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
究:終究、畢竟。
5.天公:造物主。
重:重新。
抖擻: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譯文】 只有風(fēng)雪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fā)出勃勃生氣,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語終究是一種悲哀。
我奉勸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規(guī)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寫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1年)歲次已亥,龔自珍辭官返鄉(xiāng),又去北上迎接妻兒,在南北往來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壓抑、束縛人才的情況,作詩315首表達(dá)了變革社會的強(qiáng)烈愿望。
【賞析】 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詩。
全詩層次清晰,共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了萬馬齊喑,朝野噤聲的死氣沉沉的現(xiàn)實社會。
第二層,作者指出了要改變這種沉悶,腐朽的觀狀,就必須依靠風(fēng)雷激蕩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須經(jīng)歷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才能使中國變得生機(jī)勃勃。
第三層,作者認(rèn)為這樣的力量來源于人材,而朝庭所應(yīng)該做的就是破格薦用人材,只有這樣,中國才有希望。
詩中選用“九州”、“風(fēng)雷”、“萬馬”、“天公”這樣的具有壯偉特征的主觀意象,寓意深刻,氣勢磅礴。
祝樓主學(xué)習(xí)進(jìn)步